1. 双方意愿与婚后规划确认
订婚前,新人需坦诚沟通,确认彼此对婚姻的意愿(如是否愿意长期共同生活)、婚后生活规划(如居住城市、家庭分工、生育计划等)。避免因前期沟通不足,婚后因理念不合产生矛盾。
2. 家庭沟通与彩礼协商
双方父母需提前见面,就订婚日期(优先选双方空闲的节假日或吉日)、彩礼数额与形式(现金、首饰、家电等,需结合女方家庭经济状况,避免过高或过低)、婚礼初步计划(规模、时间、地点)等事宜达成共识。协商时,新人可适当回避,避免冲突;若有异议,需事后与父母耐心沟通,充当“调解者”角色。
3. 礼物与回礼准备
男方礼物:需兼顾实用性与心意,如女方父母的保健品、茶叶、烟酒(符合其饮食习惯),女方的订婚戒指(需提前选购,款式符合其喜好)、衣服、鞋子、皮包等。
女方回礼:收到彩礼后,需退还部分作为回礼(如彩礼的10%20%,具体比例根据当地习俗调整),可选择红包、女方父母喜爱的特产、实用家居用品等,体现礼尚往来。
4. 订婚仪式与流程安排
地点选择:可选择女方家中(更显尊重)或环境温馨的酒店(适合亲友聚集),提前预订场地并确认设备(如音响、灯光)。
人员邀请:主要邀请内亲、挚友(避免过于庞大的场面,控制人数在1020桌以内),提前12周发送邀请并确认出席情况。
流程细节:提前了解当地订婚风俗(如部分地区需“敬茶改口”“挂戒指”“燃放鞭炮”),避免遗漏重要环节;若需签订订婚协议书,需明确双方权利义务(如财产分配、解除条件),并请法律专业人士审核,确保合法有效。
5. 风俗禁忌规避
忌踩门槛:女方及其家人进入订婚场地时,切勿踩踏门槛,民间认为此举会影响婚后运势。
忌说“再见”:订婚结束后送宾客时,避免说“再见”,以免被解读为“再婚”的不吉之兆。
忌单数物品:订婚礼物、礼金、菜品等尽量选择双数(如2瓶酒、4色糖、6桌宴席),寓意“成双成对”。
6. 心态与细节调整
备婚过程中,新人可能会因琐事产生压力,需保持良好心态,相互理解支持;注重仪容仪表(如新人提前理发、美容,穿正式礼服),给对方父母留下良好印象;及时添茶续水、布菜,展现教养与懂礼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