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结婚风俗有哪些

admin

婚前礼是传统婚姻的“筹备期”,核心是通过仪式确认婚姻的合法性与社会认可,主要包括以下环节:

纳采: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正式求婚,携带活雁(后演变为其他礼物,如酒、布帛)作为贽礼。雁为候鸟,象征婚姻的信守与长幼有序,是“六礼”的之一步。

问名:媒人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,带回男家与男方八字合婚,判断是否“相合”(避免冲克)。此环节体现了古人对“天定姻缘”的信仰。

常见的结婚风俗有哪些

纳吉:若八字相合,男家向女家送礼(如茶叶、糖果),正式确定婚约。这是传统婚姻从“意向”转向“确定”的关键节点。

纳征(过大礼):男家向女家送聘礼(包括现金、首饰、衣物、家电等),女方回礼(如鞋子、袜子、荷包)。聘礼的多少因地域、家庭条件而异,但需兼顾“体面”与“实际”。

请期:择定结婚吉日,通常由男方请算命先生或参考“黄历”选择“六合”吉日(如“丙寅日”),并通知女方。现代多简化为由双方家长协商确定。

催妆与送妆:亲迎前35天,男家送“催妆礼”(如花髻、盖头、花扇)催促女方置妆;女家则将嫁妆(如箱柜、被褥、首饰、“子孙桶”)送至男家,嫁妆数量越多,越显女方家庭的重视。

二、正婚礼:婚姻缔结的核心仪式

正婚礼是新人结为夫妻的关键环节,以“拜堂”“合卺”为核心,充满象征意义:

亲迎:新郎带领迎亲队伍(伴郎、花车、乐队)前往女家迎娶新娘。新娘需“开脸”(用丝线绞去脸上绒毛)、“上头”(梳头,说吉利话),并穿凤冠霞帔(传统礼服)。花轿到女家后,新娘需“哭轿”(表达对父母的依恋),然后由兄长抱上轿,避免双脚触地。

拦门与撒谷豆:花轿到男家门口,女方亲友“拦门”讨喜钱;男方则撒谷豆(谷物、豆子、金钱),寓意“压邪避煞”,让新娘顺利进门。

跨火盆与传袋:新娘下轿时,需跨过火盆(象征“祛邪”);进入新房时,需踩在铺地的麻袋(或红布)上,由人传递(“传袋”谐音“传代”),寓意“传宗接代”。

拜堂:新人到堂前拜天地(感恩天地造化)、拜高堂(孝顺父母)、夫妻对拜(互敬互爱)。拜堂后,新人入洞房,象征婚姻正式成立。

合卺:新人共饮“合卺酒”(用红线系住的两个酒杯,象征夫妻“同甘共苦”)。现代多改为喝“交杯酒”,寓意“夫妻同心”。

闹洞房:亲友在新房内嬉闹新人(如“撒帐”——撒金钱彩果、“讨喜”——要红包、“玩小游戏”),寓意“热闹喜庆”“早生贵子”。传统认为“闹喜闹喜,越闹越喜”。

三、婚后礼:婚姻的巩固与延伸

婚后礼是婚姻的“收尾”与“巩固”,旨在让新人融入对方家庭,获得社会认可:

回门:婚后3天(或7天),新人带礼物回女方家,拜见岳父母。女方父母会准备宴席款待,新人需向女方长辈敬茶、鞠躬,表达感恩。

拜宗庙与馈公婆:新人需到男家宗庙拜见祖先(“庙见之礼”),告知祖先婚姻缔结;婚后第二天,新人需向公婆“奉茶”(用盖碗茶),公婆则会给新人“改口费”(红包),象征新人正式融入夫家。

下厨房:部分地区有“新媳妇下厨房”的习俗,新人需一起做饭(如包饺子、炒菜),展示厨艺,寓意“共同承担家庭责任”。

文明新风:现代婚俗逐渐简化,提倡“节俭办婚”(如旅行婚礼、集体婚礼)、“ *** 陋习”(如天价彩礼、闹婚低俗行为)。部分地区推出“新时代结婚礼堂”(如青岛的李沧区),提供“一站式”婚礼服务,强调“简约而不简单”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