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寿衣穿戴需遵循亲属优先、长幼有序的原则,具体分工因逝者性别、家庭结构而异:
男性逝者:常规情况下由儿子主穿,女儿协助;若为独生子且无女儿,由儿子主穿、儿媳协助,家族长辈(如父亲、叔伯)也可参与帮忙;若只有女儿,由女儿主穿,女婿协助。
女性逝者:通常由女儿主穿,儿媳协助;若独生子未婚,需请族内女性长辈(如婶婶、姑姑)帮忙;若无子女,有侄辈时由侄女负责,无侄辈则请平辈亲友或专业殡仪团队。
特殊情况:无子女的孤寡老人,可由侄子(男性逝者)、侄女(女性逝者)或家族至亲负责;若家庭人力不足,也可联系专业殡仪服务人员协助。
二、什么时候穿寿衣
寿衣穿戴时间需兼顾传统禁忌与实际操作,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传统习俗:弥留之际或断气前:民间认为“寿衣需在逝者活着时穿上,才能‘带走’”,避免死后光着身子去阴间。传统流程中,若老人病情恶化,家人会在其弥留之际(尚未断气)为其净身并穿好寿衣,确保“寿终正寝”。
现代常见:去世后尽快(15小时内):若老人走得突然未及准备,需在去世后15小时内完成寿衣穿戴。这是因为人体去世后8小时左右细菌繁殖达到峰值,尽早穿戴可减少细菌传播风险,同时避免身体僵硬增加操作难度。
特殊情况:提前准备但死后更换:部分地区会在老人健康时提前定制寿衣(如60岁以上),但需在去世后更换全新寿衣,认为“全新衣物更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”。
需注意,无论何时穿戴,需先为逝者净身(用温水毛巾擦拭身体,清理口腔、鼻孔等分泌物),并准备好寿衣、寿帽、寿鞋等物品,确保流程庄重、体面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