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必吃的9种食物

admin

粽子是端午节更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,古称“角黍”,起源与纪念屈原有关(百姓投粽入江以防鱼虾啃食其身)。南北方口味差异显著:北方以甜味为主,常用豆沙、红枣、蜜饯为馅,部分地区还会撒糖食用;南方则以咸味为主,馅料包括五花肉、咸蛋黄、香菇、蚝干等,其中广式粽子(如鲜肉粽、蛋黄粽)最为知名。包裹形式上,南方多为菱角形、梭子形(用箬叶或蒲草叶),北方多为长方形或圆柱形(用粽叶或苇叶)。

2. 黄鳝

江汉平原、江南一带有“端午黄鳝赛人参”的俗谚,此时黄鳝肉质细嫩、营养丰富(含高蛋白、低脂肪),做法多样,如响油鳝糊(苏帮菜经典)、清炒鳝丝等。黄鳝性温味甘,具有补中益气、养血固脱、祛风通络等功效,是端午时节的重要滋补食材。

端午节必吃的9种食物

3. 打糕(朝鲜族特色)

吉林延边朝鲜族的端午特色美食,将艾蒿与蒸熟的糯米饭混合,放入独木凿成的大木槽中,用长柄木槌反复捶打而成。打糕清香扑鼻、筋道有嚼劲,是朝鲜族同胞庆祝端午的重要传统食物,体现了民族特色。

4. 煎堆(又称炸麻薯、麻团)

流行于福建闽南、台南及广东潮汕等地区,用面粉、米粉或番薯粉调成浓糊状,煎至金黄酥脆。相传端午前此地多雨,民间认为吃煎堆能“补天”(弥补雨水过多),逐渐形成食俗。煎堆外酥里糯,常作为节日小吃。

5. 咸鸭蛋

江浙、江西等地端午必吃,尤其是咸鸭蛋(以高邮咸鸭蛋最为有名)。咸鸭蛋咸香可口,蛋黄流油,常作为佐餐小菜或搭配粥品。部分地区还有“五红”食俗(包括咸鸭蛋、烤鸭、苋菜、龙虾、雄黄酒),寓意避邪祛暑。

6. 茶叶蛋/盐水蛋

江西南昌、浙江等地的传统习俗,将鸡蛋、鸭蛋煮熟后敲裂蛋壳(便于入味),用茶叶、八角、桂皮、酱油等调料卤制而成。孩子们会将蛋壳涂红,用五颜六色的网袋挂在脖子上,寓意逢凶化吉、平安顺遂。茶叶蛋口感香浓,是端午期间的热门零食。

7. 绿豆糕

浙江、北方等地的消暑小食,以绿豆为主要原料,碾成细粉后加入面粉、白糖、麻油拌匀,蒸熟而成。绿豆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适合湿热天气食用。北方绿豆糕不加油脂(入口松软),南方绿豆糕加入油脂(口感细腻),是端午期间的经典甜品。

8. 面扇子(甘肃特色)

甘肃民勤县等地的传统美食,用发面蒸制而成,呈扇形(通常为五层)。 *** 时每一层面皮都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,并通过捏纹、上色使其外观精美(类似传统折扇)。面扇子源于端午制扇、赠扇的风俗,寓意驱邪避灾。

9. 五毒饼(玫瑰饼变体)

北方(如天津、北京)的传统美食,实则为玫瑰饼的一种,饼面上印有蝎子、蛤蟆、蜘蛛、蜈蚣、蛇“五毒”形象。古人认为食用五毒饼能“以毒攻毒”,祈求消病强身,是端午期间的特色点心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