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婚的流程及注意事项

admin

订婚前,男女双方父母需正式会面,就订婚日期、聘礼金额及品类(如礼金、三金/五金)、婚礼大致时间、结婚地点、双方家庭分工(如婚礼承办方)等核心事宜沟通协商。此环节需提前联系,确保双方父母时间契合,避免临时变动。

2. 礼物准备:传递心意与尊重

男方礼物:需涵盖实用性与象征意义,通常包括聘礼(礼金,多为双数,用红纸包装)、三金/五金(金项链、金手镯、金戒指等,具体以女方家庭要求为准)、烟酒糖茶(用于订婚宴招待)、准新娘服饰(如婚纱、婚鞋、敬酒服,需提前了解尺码)。

订婚的流程及注意事项

女方礼物:以回礼表达礼尚往来,通常包括回礼礼金(退还部分聘礼,比例因地域习俗而异,如10%30%)、男方服饰(如衬衫、领带、皮鞋、皮带)、特色礼品(如女方家乡特产、手工制品)。

3. 订婚当日仪式流程

迎宾签到:新人及双方父母提前12小时到达场地(酒店或女方家),迎接亲友到来。宾客签到时,可发放喜糖、喜烟等小礼品。

长辈问候与改口茶:新人向双方父母鞠躬或敬茶,改口称呼“爸”“妈”,父母回赠改口红包(金额多为吉利数字,如666、888元)。部分地区仅在结婚当天进行改口,需提前确认习俗。

交换订婚信物:新人互相为对方佩戴订婚戒指(通常为钻戒或对戒),象征对婚姻的承诺。部分地区会同步签订婚书(手写或印刷,包含双方姓名、订婚日期、承诺语句),并由双方父母见证签字。

长辈寄语与合影:双方父母或长辈上台致辞,分享对新人的祝福与期望;随后新人及双方父母、亲友共同拍摄全家福,记录这一重要时刻。

订婚宴与敬酒:仪式结束后,开始宴席。新人及父母需逐一敬酒,感谢亲友的到来与祝福。敬酒时,新人需逐桌问候,表达对亲友支持的感激。

4. 后续事项:推动婚姻进程

订婚后,新人需尽快商讨婚礼具体细节(如婚礼日期、场地、预算、宾客名单、婚礼流程),确保婚礼筹备有序进行。双方家庭需继续保持沟通,协调婚礼中的各项事宜(如婚礼承办方选择、酒席菜单确定)。

二、订婚关键注意事项

1. 尊重家庭习俗,避免文化冲突

不同地区、家庭的订婚习俗可能存在差异(如部分地区忌踩门槛、忌说“再见”),需提前通过长辈了解对方家庭的习俗与禁忌,避免因无知造成误会。例如,女方订婚当天切勿踩门槛,否则被视为婚姻坎坷的征兆;订婚后送客时避免说“再见”,以免被解读为“再婚”。

2. 注重礼节细节,展现教养与诚意

订婚过程中,新人及父母需注重礼节:父母交谈时,新人应及时为对方父母添茶续水、夹菜;迎接宾客时,主动帮忙引导座位;送礼时,礼物需包装精美,符合对方家庭喜好(如女方父母喜欢茶叶,可准备高档茶叶)。

3. 提前沟通协调,确保流程顺畅

提前与酒店或场地确认布置、音响、餐具等细节(如背景板尺寸、灯光效果、桌椅数量);提前通知亲友订婚时间、地点(可通过微信、 *** 等方式),并确认出席人数,以便做好餐饮与座位安排。若选择在家中办订婚宴,需提前打扫卫生、采购食材。

4. 礼物与聘礼:心意与适度并重

礼物无需奢华,重在表达心意。聘礼金额需根据男方经济情况量力而行,避免给家庭造成过大负担;回礼需及时且得体,体现对男方家庭的尊重。例如,聘礼可选择“万里挑一”(10001元)、“三家一起发”(31800元)等吉利数字;回礼可选择实用的生活用品(如家电、床上用品)或女方家庭喜爱的特产。

5. 父母沟通:避免正面冲突,做好调解者

双方父母商谈时,新人需适当回避,给父母足够的空间沟通。若父母因某事产生分歧(如聘礼金额、婚礼日期),新人应充当“调解者”,以温和的方式协调双方意见(如“爸妈,我们可以先听听对方的想法,再一起商量一个折中的方案”),避免矛盾激化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