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水罗盘逐层介绍(以传统综合盘为例)
之一层:天池(太极层)
核心功能:罗盘的“心脏”,内置磁针(指南针),是定向的基础。磁针红色端指向南方(午位),黑色端指向北方(子位),代表阴阳二气的起始。
文化意义:源于古代“太极生两仪”的宇宙观,天池象征“混沌初开”,磁针的转动连接天地磁场,为后续风水判断提供基准。
使用要点:使用时需保持罗盘水平,避免金属干扰;天池底部的“海底线”需与南北线重合,确保方向准确。
第二层:先天八卦盘
内容:刻有伏羲先天八卦方位(乾南、坤北、离东、坎西、震东北、兑东南、巽西南、艮西北),体现“天地定位、山泽通气、雷风相薄、水火不相射”的自然本源。
用途:用于分析先天气场,如宅院的先天格局、祖坟的后龙山气场,判断环境与自然的契合度。
特点:先天八卦为“体”,是宇宙的原始状态,不直接用于吉凶判断,而是作为后续后天八卦应用的基础。
第三层:后天八卦盘(洛书九宫)
内容:刻有文王后天八卦方位(离南、坎北、震东、兑西、巽东南、艮东北、坤西南、乾西北),搭配洛书九宫数(坎一、坤二、震三、巽四、中五、乾六、兑七、艮八、离九)。
用途:结合方位与五行(如离火、坎水),用于宅院布局、方位吉凶判断(如厨房宜在离位(火)、卫生间宜在坎位(水))。
特点:后天八卦为“用”,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,是风水实践中最常用的八卦体系。
第四层:地盘正针二十四山(核心层)
内容:将圆周分为24等份,每份15度,标注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等)、八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等)、四维卦(乾、坤、艮、巽),形成“二十四山向”(如子山午向、艮山坤向)。
用途:定向与立向的核心工具,用于确定阴阳宅的坐山朝向(如房屋坐北朝南即为“子山午向”),是格龙(测量来龙方向)、定坐度的关键。
特点:又称“地盘”,反映地球真实方位,是罗盘最基础、最重要的层。
第五层:穿山七十二龙
内容:将地盘正针的每山分为5格(共72格),每格对应一龙(如子山分为丙子、丁子等五龙),标注干支(如甲子、乙丑等)。
用途:判断来龙吉凶——通过测量入首龙的干支,确定其是否属于“珠宝线”(吉)或“火坑线”(凶)。例如,庚、丙、丁、辛为“珠宝线”,主生气旺盛;其余为“火坑线”,主凶。
特点:用于“格龙”,是峦头派(重视地形)的核心理论之一。
第六层:人盘中针二十四山(赖公中针)
内容:将地盘正针向左偏移7.5度,标注二十四山向,每山对应五行(如子山属火、午山属水)。
用途:消砂(调整周围山体的影响)——通过人盘中针的五行,判断山体对宅院的吉凶(如砂属土则需用木克或水泄)。
特点:由宋代赖布衣(赖文俊)创制,又称“赖公中针”,是理气派(重视理气)的重要工具。
第七层:天盘缝针二十四山(杨公缝针)
内容:将地盘正针向右偏移7.5度,标注二十四山向,采用“双山”命名(如壬子、癸丑等)。
用途:纳水(判断水流吉凶)——通过天盘缝针测量来水、去水的方向,结合“合十水法”(如立地盘酉向,得天盘未水来、亥水去为合)判断财运。
特点:由唐代杨筠松(杨公)创制,又称“杨公缝针”,是三合派(重视水法)的核心层。
第八层:透地六十龙
内容:将周天360度分为60等份(每龙6度),标注六十甲子(如甲子、乙丑等),对应“珠宝线”与“火坑线”。
用途:引导龙气入地——选择“珠宝线”对应的日期下葬,使龙气贯穿穴地,提升风水效果。需与穿山七十二龙处于同一旬(10天),避免“空亡”。
特点:用于阴宅风水,强调“龙气贯穴”的精确性,是三合派的高级层。
第九层:一百二十分金
内容:将每山分为5格(共120分金),标注“天地人三元”(如丙子、丁丑等)。
用途:选择坐度分金——避开“孤虚”“煞曜”分金(如丙子、丁丑为吉),选择“旺相”分金(如庚子、辛丑为吉),确保坐度与命主五行相合。
特点:比穿山七十二龙更精细,用于精确调整坐度,提升风水效果的稳定性。
第十层:八煞黄泉
内容:口诀为“庚丁坤上是黄泉,乙丙须防巽水先,甲癸向中休见艮,辛壬水路怕当乾”,对应八煞方位(如庚丁向忌坤方、乙丙向忌巽方)。
用途:避开凶煞——禁止在八煞方位开门、动土、来水,防止灾祸(如破财、疾病、人丁受损)。
特点:基于“相克”原理(如坤卦克庚丁),是风水实践中常用的避煞层。
第十一层:劫煞盘
内容:标注二十四山的劫煞方位(如巽山劫煞在癸方、壬山劫煞在猴方(申))。
用途:规避劫煞——避免在劫煞方位有高砂、破碎物(如巨石、歪斜的山体),防止意外灾劫(如车祸、疾病)。
特点:以坐山论吉凶,与向首无关,是峦头派的重要避煞工具。
第十二层:九星盘(辅星翻卦)
内容:将二十四山与贪狼、巨门、禄存、文曲、廉贞、武曲、破军、辅弼九星对应(如艮山配贪狼、巽山配巨门)。
用途:判断山水吉凶——通过九星的“吉凶”(贪狼、巨门、武曲为吉,其余为凶),分析来去水、周围山体的影响(如辅弼水主富贵、廉贞水主火灾)。
特点:结合“翻卦法”(如乾卦变爻得九星),用于理气派的风水判断。
第十三层:天星盘
内容:将二十四山与天星(如子山天帝星、丑山天厨星、艮山凤阁星)对应,标注天星的“吉凶”(如天帝星、天厨星为吉,天煞星、地煞星为凶)。
用途:择日与造葬——选择天星吉利的日期进行动土、下葬,提升宅院或祖坟的运势(如天厨星主饮食丰盛、天帝星 *** 威)。
特点:结合“天人合一”思想,是风水实践中“择日”的重要依据。
第十四层:玄空飞星盘
内容:展示三元九运(每180年为一元,每元分三运,每运20年)的飞星盘(如当运旺星为八白、九紫)。
用途:玄空风水核心——判断时空吉凶(如当下为下元八运(20042024),八白星为旺星,坐山或向首有八白星飞临则吉),用于现代风水布局(如办公室、住宅的财位、文昌位布置)。
特点:强调“时空合一”(元运与方位结合),是现代风水更流行的层之一。
第十五层及以上:辅助层
常见内容:六十四卦(方圆图,用于测来龙)、二十八宿分度(用于消砂纳水)、周天360度刻度(精确测量方位)、五行纳音(用于分金坐度)等。
用途:辅助上述核心层进行更精确的风水判断(如二十八宿用于确定星度吉凶、六十四卦用于分析来龙走向)。
特点:不同流派(如三合、三元、玄空)的辅助层差异较大,需结合具体风水理论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