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四拜拜是拜什么

admin

正月十四作为春节与元宵节的过渡节点,民间拜拜习俗围绕“祈福保平安”“迎财神”“纪念神灵”三大主题展开,核心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1. 拜临水娘娘(顺天圣母):妇女儿童的“保护神”

民间普遍将正月十四视为“临水娘娘”(又称“顺天圣母”)的诞辰。传说她本名陈靖姑,唐代大历年间人,因祈雨救旱、拯救难产妇女而被神化,成为妇女儿童的守护神。旧时,妇女们(尤其是不孕或怕难产者)会前往祠庙祭拜,祈求生育顺利、生产平安。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妇女地位低下、医疗条件有限的背景,是她们寻求精神慰藉的重要方式。

正月十四拜拜是拜什么

2. 拜财神:祈求财运亨通

正月十四也是“守财神”的重要日子。民间认为,这天是财神赵公明巡视人间、分发财富的日子,家家户户会通过“点长夜灯”(从傍晚亮至次日清晨)、“间间迎”(每间屋点蜡烛)等方式迎接财神,同时在厅堂摆设水果、糕点、酒水等供品,焚香礼拜,祈求新岁财源广进、家业兴旺。部分地区还有“守财神”的禁忌,如忌打碎器物(“碎”与“岁”谐音,怕破财)。

3. 地域性神灵祭拜:伏羲与地方神祇

伏羲诞辰(甘肃天水):甘肃天水一带称伏羲为“人宗爷”,正月十四为其诞辰。当地会举行盛大祭祀活动,准备整猪、整羊等祭品,读祭文、唱戏、耍社火,祈愿伏羲护佑岁岁平安、人寿年丰。祭祀后,供品分发给参与者,象征“祖先赐福”。

其他地方神祇:部分地区还有祭拜本地神灵(如城隍、土地公)的习俗,旨在祈求地方庇佑、消灾免难。

这些拜拜习俗融合了信仰、亲情与地域文化,虽形式各异,但核心都是对新年的美好期待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