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十大男宠之董偃

admin

董偃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重要男宠,生于贫寒之家,早年与母亲以卖珠为生,因容貌俊美被馆陶公主(窦太主)纳入府中抚养,逐渐成为其晚年最宠幸的面首。

一、早年经历:从卖珠儿到“董君”

董偃十三岁时随母亲出入馆陶公主府,公主见其容貌姣好,感叹“吾为母养之”,遂将其留在府中。公主聘请教师教他读书、算术、相马、驾车、射箭等技艺,还让他研读传记。董偃十八岁时行冠礼,公主出门时由他驾车,回府后侍奉左右。因公主的宠爱,董偃受到长安城内王公贵族的礼遇,被称为“董君”。公主为巩固其地位,特意命令府中中府官:“董君所支出的财物,一日金满百斤、钱满百万、帛满千匹,才需禀告我”,鼓励他散财结交士人。

中国古代十大男宠之董偃

二、得宠过程:从“私侍”到“主人翁”

董偃与公主的私情本属“奸”罪(臣民私通公主,罪当死),但他通过好友安陵爰叔的计策化解了危机。爰叔建议董偃劝公主献出长门园(文帝庙附近的园子),因为汉武帝一直想在此修建行宫。董偃依计而行,公主奏报献园,汉武帝大喜,将长门园改名为“长门宫”,董偃因此躲过一劫。为进一步巩固关系,爰叔又让公主假称有病,引武帝前来探视。武帝问公主有何愿望,公主趁机请求武帝“枉路临妾山林,得献觞上寿”,武帝同意。后来武帝驾临公主府,公主故意穿厨子的围裙、光脚叩头请罪,称“妾无状,负陛下,身当伏诛”,武帝则免其罪,并尊称董偃为“主人翁”。此后,董偃随公主参加武帝的宴会,被允许佩戴衣冠,地位愈发尊贵。

三、宠衰与结局:东方朔劝谏与早逝

董偃的宠幸引起了东方朔的不满。东方朔认为董偃“私侍公主”有违礼制,“败男女之化”“乱婚姻之礼”,且“奢靡无度”,是国家的大贼。他劝谏汉武帝远离董偃,指出“宣室是先帝之正处,非法度之政不得入”,最终武帝将董偃从宣室移至北宫,并改东司马门为“东交门”。此后,董偃逐渐失宠,三十岁时郁郁而终。

四、历史影响:逾礼之风的开启者

董偃的得宠打破了传统礼制,馆陶公主死后,请求与董偃合葬于霸陵,开启了公主贵人逾礼越制的风气。此后,西汉宫廷中公主养男宠、逾制的行为逐渐增多,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现象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