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立夏的公历日期为5月5日(星期一),农历为乙巳年四月初八。当日13:56:57(太阳到达黄经45度)正式进入立夏节气。
立夏的含义解析
天文与季节意义: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之一个节气。在天文学上,太阳运行至黄经45度时,标志着春季结束、夏季开启。此时北斗星斗柄指向东南方,《历书》载“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”,直观反映了季节的转换。
气候特征:立夏后,北半球日照时间显著增加,气温逐步升高,雷雨天气增多,农作物进入快速生长期。但我国地域辽阔,气候差异大——江南地区已进入雨季,华南前汛期盛期来临(暴雨频繁);而东北、西北部分地区仍处于春季,气温回升较慢,需等待后续升温。
物候现象: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:“一候蝼蝈鸣”(蝼蛄、青蛙等昆虫开始鸣叫,宣告夏夜生机)、“二候蚯蚓出”(地下温度升高,蚯蚓从土壤中钻出翻松泥土)、“三候王瓜生”(王瓜等藤蔓植物快速攀爬生长,果实渐熟)。这些物候生动体现了夏季“万物长大”的特点。
农耕与文化内涵:立夏是农耕的重要节点,民间有“立夏看夏”之说——夏收作物(冬小麦、油菜)进入生长后期,年景基本定局;水稻插秧、春播作物(瓜菜、豆类)管理进入大忙季节,农谚“立夏三天遍地锄”“多插立夏秧,谷子收满仓”强调了此时的田间管理重要性。文化上,立夏有迎夏仪式(古代帝王率百官穿朱色礼服迎夏于南郊)、尝新活动(江南“立夏见三新”、江浙“七家茶”)、挂蛋(防“疰夏”)、称人(祈求健康)等习俗,承载着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健康的祝愿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