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写包称呼大全 中元节烧包称呼怎么写

admin

中元节烧包(又称“烧袱包”)是传统祭祀习俗,包袱皮上的称呼需严格遵循亲属关系、辈分、长幼及去世时间的规范,核心逻辑是“敬称长辈、直呼平辈、谦称晚辈”。以下是详细的称呼分类及写法说明:

一、核心亲属称呼(直系/旁系)

1. 直系长辈(祖辈及以上)

中元节写包称呼大全 中元节烧包称呼怎么写

鼻祖(上九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鼻祖(姓)公讳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耳孙”。

远祖(上八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远祖(姓)公讳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云孙”。

太祖(上七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太祖(姓)公讳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仍孙”。

烈祖(上六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烈祖(姓)公讳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晜孙”。

天祖(上五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天祖(姓)公讳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来孙”。

高祖(上四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高祖(姓)公讳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玄孙”。

曾祖(上三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曾祖(姓)公讳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曾孙”。

祖父(上二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祖考(祖父姓)公讳(祖父名字)老大人妣(祖母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孙”。

父亲(上一代):

称呼格式:“故显考(父亲姓)公讳(父亲名字)老大人妣(母亲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”(若父亲去世未满三年,需将“故”改为“新逝”);

自称:“孝男”。

2. 直系晚辈(子女/孙辈)

儿子:

称呼格式:“故男(儿子名字)收用”(平辈或晚辈无需敬称);

自称:“孝男”(若为父亲写给儿子)或“孝儿”(若为母亲写给儿子)。

女儿:

称呼格式:“故女(女儿名字)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女”。

孙子/孙女:

称呼格式:“故孙(孙子名字)/故孙女(孙女名字)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孙”/“孝孙女”。

3. 旁系亲属(叔伯、姑姨、舅舅等)

伯父/叔叔(父之兄/弟):

称呼格式:“故伯考(伯父姓)公讳(伯父名字)老大人收用”(伯父)/“故叔考(叔叔姓)公讳(叔叔名字)老大人收用”(叔叔);

自称:“孝胞侄”。

姑母(父之姐妹):

称呼格式:“故姑母(姑母姓)府氏老孺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胞侄”。

舅舅(母之兄弟):

称呼格式:“故舅考(舅舅姓)公讳(舅舅名字)老大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外侄”。

姨母(母之姐妹):

称呼格式:“故姨母(姨母姓)府氏老孺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姨侄”。

岳父:

称呼格式:“故岳考(岳父姓)公讳(岳父名字)老大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婿”。

岳母:

称呼格式:“故岳妣(岳母姓)母讳(岳母名字)氏老孺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婿”。

二、特殊情况称呼(养父母、乾爹、继父母等)

养父:

称呼格式:“故养父螟蛉子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养子”。

养母:

称呼格式:“故养母螟螟子收用”;

自称:“孝养女”。

乾爹:

称呼格式:“故寄父考老大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寄男”。

继父:

称呼格式:“故继父老大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继男”。

继母:

称呼格式:“故继母老孺人收用”;

自称:“继男”。

三、平辈及朋友称呼

兄弟:

称呼格式:“故胞兄(哥哥名字)/故胞弟(弟弟名字)收用”;

自称:“胞弟”/“胞兄”。

姐妹:

称呼格式:“故胞姐(姐姐名字)/故胞妹(妹妹名字)收用”;

自称:“胞弟”/“胞妹”。

朋友:

称呼格式:“故彦兄(朋友名字)收用”;

自称:“世弟”。

老庚(同年出生好友):

称呼格式:“故庚兄(老庚名字)收用”;

自称:“庚弟”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. 新丧与旧丧区别:

若逝者去世未满三年,需在“故”前加“新”字(如“新逝显考”),三年后则用“故显考”。

2. 女性称呼规范:

男性称“考”(如“显考”),女性称“妣”(如“显妣”);若逝者为同辈或晚辈,无需用“考妣”,直接写关系(如“故弟”“故女”)。

3. 自称礼仪:

长辈对晚辈自称“孝子”“孝女”或直呼亲属关系(如“胞弟”);晚辈对长辈需用敬称(如“孝孙”“孝侄”)。

4. 格式规范:

包袱皮文字需从右到左竖写,依次为:①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X封;②上奉XX;③故XX收用;④孝XX祀;⑤天运XX年XX月XX日叩化。

以上是中元节烧包的常见称呼及写法,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亲属关系调整,核心是体现对先人的尊重与思念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