测你是否缺乏安全感?

admin

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、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感与自由感,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基石。若长期处于“不安”的状态,可能影响情绪、人际关系及生活满意度。以下通过自测问卷+表现识别+原因回溯的综合方式,帮你判断自身安全感水平:

一、快速自测问卷(适用于初步筛查)

以下是简化版安全感自测题,回答“是”或“否”,统计“是”的数量:

测你是否缺乏安全感?

1. 你是否经常对世事不满,觉得生活充满不公平?

2. 你是否容易受伤害,对他人的言行过度敏感?

3. 你是否缺乏自信,经常自我否定(如“我不配”“我做不好”)?

4. 你是否感到别人不尊重或不喜欢自己,容易怀疑他人的善意?

5. 你是否对未来心怀恐惧(如担心失业、生病、孤独)?

6. 你是否感到别人不可信任,害怕被欺骗或背叛?

7. 你是否容易不安,即使没有明显威胁也会坐立难安?

8. 你是否经常怀疑别人议论自己,对他人的评价极度在意?

结果参考:

若“是”的数量≤2,安全感水平较好;

若“是”的数量35,可能存在轻度不安全感;

若“是”的数量≥6,需警惕中度及以上不安全感,建议进一步评估。

二、缺乏安全感的典型表现

若自测结果提示可能有不安全感,可通过以下具体表现进一步确认(符合的项目越多,不安全感越明显):

1. 行为层面:“刻意寻求控制”的癖好

手机、钥匙、钱包等物品必须随身携带,甚至反复检查是否遗漏;

喜欢有口袋的衣服或裤子,认为“能装东西才有安全感”;

习惯抱着东西(如玩偶、被子)或开着灯睡觉,害怕黑暗或独处;

吃饭、上厕所、坐公交等日常场景喜欢固定位置,变动会感到烦躁;

不爱说话,尤其回避与权威(如老师、领导)、陌生人交流,担心“说错话”;

忍不住查看配偶的手机、社交动态,试图通过“监控”确认对方的忠诚。

2. 情绪与认知层面:“过度担忧”的思维模式

常常感到“被威胁”,即使没有明确危险也会陷入焦虑(如担心“万一失业怎么办”“家人会不会出事”);

对未来过度担心,缺乏自信,总觉得自己“不够好”“没能力应对挑战”;

总希望依靠别人(如伴侣、父母),但内心又对他人不信任(如“他会一直爱我吗?”“他会不会离开我?”);

不喜欢被评价,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(如“同事会不会觉得我笨?”“领导会不会讨厌我?”);

有“反相形成”倾向:表面表现得强势、冷漠,内心却极度脆弱(如用“攻击”掩饰“害怕被伤害”)。

三、不安全感的常见原因

若上述表现符合较多,可结合原因回溯更深入了解自身状态(了解原因是缓解不安全感的之一步):

童年经历:624个月的婴幼儿若未能从父母(尤其是母亲)那里获得稳定的照料(如需求被忽视、情绪不被回应),成年后易缺乏安全感;童年时期父母关系不和、经常争吵或遭受忽视,也会削弱内心的安全感。

心理创伤:曾经经历过重大创伤(如被嘲笑、背叛、虐待、意外事故),这些经历会形成“心理阴影”,导致对类似场景过度敏感(如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)。

不确定感:对未来的“不可预测性”感到恐惧(如担心经济不稳定、职业发展受限、健康问题),这种“未知”的焦虑会加剧不安全感。

自我否定:长期对自己持有(如“我不够优秀”“我没人喜欢”),导致自我价值感低,无法相信自己能应对生活中的挑战。

若通过以上评估发现自己存在较明显的不安全感,无需过度焦虑——安全感是可以逐步修复的。后续可通过自我接纳、建立规律生活、设定小目标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,慢慢筑牢内心的“安全堡垒”(具体 *** 可参考相关心理学文章或咨询专业人士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