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装饰传统:用绿植与圣诞树营造节日氛围
英国圣诞装饰以常绿植物(冬青、常春藤、月桂)为基础,这些植物象征永生与坚韧,早在都铎时期就已流行。冬青的尖刺和红果寓意“阳刚之气”,常春藤的柔美则代表“女性之柔”,二者结合象征家庭和谐。圣诞树是维多利亚时代引入的关键元素——1848年《伦敦新闻画报》刊登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带着孩子装饰圣诞树的照片后,中产阶级家庭纷纷效仿。传统装饰包括蜡烛、彩灯、蜡锥、糖果和小礼物,如今则多为彩色圣诞球、丝带与LED灯串。槲寄生(Mistletoe)是浪漫符号,挂在屋檐下,若男女相遇,男生需亲吻女生,象征友谊与好运。
2. 礼物与圣诞老人:传递温暖与惊喜
孩子们会在圣诞季(11月起)给圣诞老人写信,汇报自己的“好孩子”表现,期待收到礼物。礼物通常放在圣诞树下,由家人共同拆开。这一习俗源于圣尼古拉斯(Saint Nicholas)的传说——他匿名帮助穷人,后来演变为“Santa Claus”(圣诞老人)。维多利亚时代,汤姆·史密斯(Tom Smith)发明了圣诞拉炮(Christmas Cracker):两人拉动两端,会发出“嘭”的响声,内含小礼物(如口哨、饰品)、笑话或谜语,成为圣诞大餐的必备环节。
3. 圣诞大餐:家庭团聚的核心盛宴
圣诞节早晨,家人围坐在一起拆礼物,随后享用传统大餐。主菜通常是烤火鸡(Roast Turkey),搭配圣诞布丁(Christmas Pudding)——提前几周 *** ,内含或幸运符,象征财富与好运;Mince Pie(百果馅饼)则是经典甜点,由干果、香料和动物脂肪制成。餐前会饮用蛋酒(Eggnog,含牛奶、鸡蛋、糖和朗姆酒)或热红酒(Mulled Wine,加香料的热红酒),增添节日氛围。
4. 圣诞卡与慈善:连接亲情与社会
圣诞卡始于1843年,由亨利·科尔爵士(Sir Henry Cole)委托设计——之一张卡上有家庭三代举杯的场景,旁边是慈善施舍的画面,旨在鼓励人们用邮递传递祝福。如今,英国人每年寄送约10亿张圣诞卡,许多卡片以慈善为主题,部分收益捐给福利机构。慈善捐赠是维多利亚时代延续的传统,人们会向流浪者收容所、养老院捐赠食物、衣物或金钱,或在“慈善商店”(Charity Shop)做义工,体现“给予比接受更重要”的精神。
5. 宗教与文化活动:信仰与社区的融合
许多家庭会参加圣诞夜子夜弥撒(Midnight Mass)或圣诞节上午的教堂礼拜,纪念诞生。报佳音(Caroling)是传统活动,唱诗班或志愿者挨家挨户演唱圣诞歌曲(如《Silent Night》《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》),主人会邀请他们进屋,用茶点招待或赠送小礼物。女王圣诞演讲(The Queen’s Speech)是英国特色——每年12月25日下午3点,女王通过BBC向英联邦人民直播祝福,回顾过去一年的事件,传递和平与团结的信息,这一传统始于1932年,已成为家庭团聚的重要部分。
6. 特色传统:槲寄生与童话剧
槲寄生下的吻是英国独有的浪漫习俗,源于古代异教传统,象征生命与生育。如今,它成为圣诞派对上的“表白神器”——若男女在槲寄生下相遇,男生必须亲吻女生,女生不得拒绝。圣诞童话剧(Pantomime)是儿童的更爱,以著名童话(如《灰姑娘》《白雪公主》)为蓝本,加入歌曲、舞蹈和观众互动(如“He’s behind you!”的提示),鼓励全家参与,充满欢乐与童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