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大寒节气(1月20日,农历腊月二十一)的物候特征遵循传统“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”规律,分为“一候鸡乳、二候征鸟厉疾、三候水泽腹坚”,同时结合今年“晚大寒”“在月中”“晚上大寒”的特殊时间节点,呈现出鲜明的冬季严寒与生机潜伏的特点。
一候:鸡乳(母鸡孵育新生命)
“鸡乳”是大寒初候的核心标志,指母鸡开始抱卵孵化小鸡。古人认为,大寒时节阳气萌动(光照时间逐渐延长),母鸡感知到春意,进入繁殖周期。这一现象象征着生命在寒冬中孕育新生,是冬季向春季过渡的早期信号。
二候:征鸟厉疾(猛禽迅猛捕猎)
“征鸟”指鹰隼、雕等凶猛的食肉鸟类,“厉疾”意为迅猛、锐利。大寒时节,天气极度寒冷,草木凋零,小型动物(如野兔、田鼠)失去植被庇护,暴露在猛禽视野中。此时征鸟需大量进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,因此捕猎行为更加频繁、迅猛,成为冬季荒野中的典型动态。
三候:水泽腹坚(水域冰层达最厚)
“水泽”指江河湖泊,“腹坚”形容冰层冻到水域中央,且厚实坚固。大寒是冬季最寒冷的时段,气温持续低迷,水体冻结速度加快,直至覆盖整个水域中心。此时冰层坚硬如石,民间有“冻破石头”的夸张说法,充分体现大寒“寒气之逆极”的气候特点。
2025年大寒的特殊时间节点
今年大寒的时间存在三个显著特点:一是“晚大寒”(农历十二月廿一,属下旬),民间谚语“晚大寒,春节正隆冬”暗示今年春节前后可能较为寒冷;二是“在月中”(农历十二月十五前后),有“大寒在月中,明春冷得凶”的说法,预示春季气温可能偏低;三是“晚上大寒”(交节时间为凌晨4时),民间认为“晚上大寒,春节冷飕飕”,进一步提示春节期间需注意防寒保暖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