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旦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元旦节的风俗有哪些

admin

1. 扫尘: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尧舜时代已有扫尘风俗。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扫尘寓意“除陈布新”,旨在将一切穷运、晦气扫出门,寄托破旧立新的愿望。

2. 放爆竹:传说“年”是吃人的怪兽,放爆竹可吓走“年兽”,保护家人安全。这一习俗为元旦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气氛,至今仍是常见的庆祝方式。

3. 吃饺子:明清时期北方流行吃饺子,因“饺”与“交”谐音,象征新旧交替。饺子形似元宝,也寓意吉祥如意、招财进宝。

元旦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元旦节的风俗有哪些

4. 吃年糕:盛行于明清南方及北方部分地区,年糕又称“粘粘糕”,取“年年高”之意,象征生活和事业步步高升。南方多用糯米 *** ,北方则为黏黍。

5. 饮椒柏酒:东汉《四民月令》已有记载,用花椒(玉衡星之精,去病)和柏树叶(仙药,免百病)浸制的酒,寓意去病长寿。唐代诗人武平一《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》中“愿持柏叶寿,长奉万年欢”即体现了这一习俗。

6. 饮桃汤:取桃叶、枝、茎煮沸而饮,古人认为桃为“五行之精”,能厌伏邪气、制百鬼,饮桃汤可驱邪避祟。

7. 食五辛盘: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《风土记》,用大蒜、小蒜、韭菜、云台、胡荽五种辛味菜制成,寓意“助发五藏气”(促进身体机能),祈求健康。

8. 吃汤饼:古代小麦面制品,类似今天的面条(如“水引”“馎饦”),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,寓意“迎新接福”。

二、部分国家元旦特色风俗

1. 英国:伦敦跨年烟花秀是必备节目,人们会在新年前夜带点心和酒拜访亲友,不敲门直接进入,未交谈前拨弄壁炉火,祝福主人“开门大吉”。民间认为,元旦伊始之一个迈进屋子的人将获得一年的好运。

2. 德国:庆祝时间约一周,家家户户摆枞树(圣诞树),树叶间系满绢花,象征繁花似锦。除夕午夜,人们会爬到椅子上,钟声一响跳下,并将重物抛向椅背后,寓意“甩去祸患,跳入新年”。山区村庄还有全村 *** 习俗,村民做完弥撒后执灯笼、伴着教堂钟声 *** 。

3. 意大利:新年前夜是狂欢夜,人们涌上街头燃爆竹、放焰火、翩翩起舞。家家户户会将破旧的瓶瓶罐罐、盆碗碟盘甚至花盆扔出窗外,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厄运。元旦当天燃起炉火并保持日夜不熄,寓意一年顺顺利利。

4. 法国:人们将元旦当天的天气视为新年年景预兆——刮南风预示风调雨顺,刮西风预示丰收,刮东风预示水果高产,刮北风预示歉收。新年前夜,法国人会把家中最后一滴酒喝完,认为这样才能迎来新年的好日子。

5. 朝鲜: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、年画,有的在门上贴寿星或仙女画像祈求上天保佑。元旦黎明,人们将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,扔到十字路口“送鬼”;黄昏时烧掉全家一年脱落的头发,祝愿四季平安。妇女会戴“福巾”(麻制帽子)、穿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,以踢到或咬到树花为目标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