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寒露的公历日期为10月8日(星期三),农历为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七(己亥年 猪年)。这一日期符合二十四节气“寒露”通常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的时间规律。
寒露节气的由来
1. 名称由来
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“寒”字的节气,其命名源于对气温与露水状态的描述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明确记载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”——此时气温较白露节气进一步下降,地面上的露水因低温变得更为寒冷,甚至快要凝结成霜,故得名“寒露”。
2. 气候特征演变
寒露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关键节气,标志着天气由“凉爽”正式转向“寒冷”。进入寒露,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,北半球地面接收的太阳热量显著减少,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(如长江沿岸地区更高气温难超30℃,华南更低气温多低于20℃);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,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“昼暖夜凉、晴空万里”的深秋模式,雨季基本结束,秋燥现象愈发明显。
3. 三候现象解读
古人将寒露分为“三候”,以自然现象反映节气变化:
一候鸿雁来宾:白露时节开始南迁的鸿雁,到寒露时已是最后一批,古人以“宾”称后来者,区别于先至的雁群;
二候雀入大水为蛤:深秋天寒,雀鸟不见踪影,海边却出现大量外壳纹路与雀鸟相似的蛤蜊,古人误以为雀鸟化为蛤蜊,实则为生物适应环境的错觉;
三候菊有黄华:此时菊花普遍绽放,凌寒怒放的秋菊成为寒露时节的标志性景观,故有“寒露百花凋,菊有黄华”之说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