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劳动节又称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、“国际 *** *** 日”,定在每年5月1日,是全世界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,旨在纪念劳动者为争取合法权益、改善工作条件所作的斗争。其历史可追溯到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举行的大 *** ;1889年7月,第二国际在巴黎代表大会决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,以纪念1886年5月4日的干草市场事件。
中国的庆祝与放假
中国人民的庆祝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;1920年5月1日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举行大规模 *** 与 *** ,形成早期纪念。新中国成立后,中央人民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劳动节。改革开放以来,放假安排多次调整:1999年形成“黄金周”(约7天),2008年起调整为3天;2024年11月国务院发布修改决定,自2025年1月1日起劳动节放假2天(5月1日、2日),各单位可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进行调休,实际可形成更长假期。
英文表达与易混点
最标准、最地道的表达是International Workers’ Day;也常见写作Labour Day(英式拼写)或Labor Day(美式拼写),在很多语境下与“五一劳动节”同指。
需注意语境差异:在美国,“Labor Day”特指每年9月的之一个星期一的节日,并非“五一”。
“May Day”在很多文化中还指欧洲传统的春季节日,因此并非在所有国家都等同于“五一劳动节”。
2025年时间与出行提示
2025年劳动节为5月1日(星期四),农历为二零二五年四月初四。如安排出行或出游,可提前关注交通与天气信息,合理规划行程。
加班与权益要点
仅法定节假日当天(5月1日)加班,用人单位须支付不低于本人日工资300%的工资报酬;5月2日—5日如安排加班,应优先安排补休,不能补休的支付不低于200%。
加班工资基数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工资等固定项目为准(不含绩效、奖金、物价补贴等),且不低于当地更低工资;常用折算口径为:日工资=工资基数÷21.75天。
5月1日当天不得以“补休”替代加班工资;“隐形加班”(如非工作时段通过微信等处理实质性工作)在具备一定持续性与占用休息时间的情况下,可依法主张加班报酬。
*** 路径:先行协商/调解;不愿或不成,自知道或应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;对裁决不服,15日内可向法院起诉。遇拖欠或拒付,可向劳动监察投诉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