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九:祭拜天公的喜庆日,喝酒唱歌寓意幸福
正月初九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日子,民间素有“此日喝酒唱歌寓意幸福”的传统。其核心习俗围绕“九”与“酒”的谐音展开——因“九”与“酒”谐音,各家各户需准备丰盛的酒宴,尽兴畅饮,以此作为给玉皇大帝祝寿的方式。旧时夜晚,男女老少会相聚于大树下唱歌,所唱歌曲需欢乐吉祥,意在取悦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七仙女,祈求她高兴之余,保佑人间平安顺利、福运高照。当天还需用寿桃祭拜玉皇大帝(民间尊称为“天公”),进一步强化了祈福纳祥的氛围。
布依族查白歌节:以歌传情、以酒纪念的幸福节日
农历六月二十一,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迎来“查白歌节”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)。该节日源于查郎与白妹的坚贞爱情传说——两人因反抗财主迫害双双殉情,村民为纪念他们,将白妹殉情之日定为歌节。节日期间,青年男女通过“赶查白”(赶歌会)聚集,以对歌(“四、六、八句”情歌,讲究合韵问答)、吹木叶、弹月琴等方式传情达意;夜晚则通宵喝酒、唱歌,吃狗肉汤锅、五色糯米饭等特色食物。其中,“通宵喝酒、唱歌”不仅是娱乐方式,更寓意着传承爱情故事中的幸福与忠贞,祈求生活如蜜般甜美。
羌年:丰收感恩中的酒歌狂欢
农历十月初一,四川茂县等羌族聚居区迎来“羌年”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),这是羌民庆丰收、谢上天的重要节日。节日期间,村民先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(杀羊祭天神、山神、寨神),随后在释比(羌族祭司)带领下跳萨朗舞、唱羌歌。夜幕降临,全寨人围坐在一起,喝咂酒(羌族传统发酵酒,由德高望重者开坛)、唱年歌,用歌声赞美当下的幸福生活,用酒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整个活动强调“共娱同食”,寓意家庭和睦、社会和谐、五谷丰登。
哈尼族长街宴:共享丰收的酒歌盛宴
哈尼族的“十月年”(或“昂玛突节”“六月年”)中,“长街宴”是标志性习俗。节日期间,全寨人将数百张桌子拼成长龙,摆上黄糯米、三色蛋、腊肉等近40种风味菜肴,邀请亲朋好友共享。席间,人们边喝美酒边唱酒歌,吟唱创世史诗、迁徙史诗,既有对祖先的缅怀,也有对丰收的庆祝。这种“酒歌相伴”的形式,寓意着全寨人同心合力、生活富足,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六畜兴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