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身高八尺是多高 八尺身高有多高

admin

在古代,“八尺”到底有多高,其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,因为古代的“尺”作为长度单位,不同时期、不同朝代的标准是不一样的。我们通常说的“身高八尺”,是以古代的“尺”为标准来衡量的。

下面是一些主要朝代中“一尺”大约对应的现代长度,以及“八尺”的大致高度:

1. 商代:一尺约等于 15.8厘米

古代身高八尺是多高 八尺身高有多高

→ 八尺 ≈ 15.8 × 8 ≈ 126.4厘米(约1米26,相当于小孩的身高)

2. 周代(西周):一尺约等于 19.9厘米

→ 八尺 ≈ 19.9 × 8 ≈ 159.2厘米(约1米6,接近现代普通成年男性身高)

3. 秦代:一尺约等于 23.1厘米(这是比较常被引用的标准之一)

→ 八尺 ≈ 23.1 × 8 ≈ 184.8厘米(约1米85,属于较高的身材)

4. 汉代:一尺约等于 23.1厘米 ~ 23.5厘米(与秦相近)

→ 八尺 ≈ 23.1 × 8 ≈ 184.8厘米 或 23.5 × 8 ≈ 188厘米

5. 唐代:一尺约等于 30.7厘米

→ 八尺 ≈ 30.7 × 8 ≈ 245.6厘米(超过2米4,非常高大,现实中极少见)

6. 宋代以后:一尺逐渐增长,到明清时期一尺大约在 31~32厘米 左右

→ 八尺 ≈ 31 × 8 ≈ 248厘米 或更高

常见理解:“身高八尺”大约是多少?

如果我们以秦汉时期的标准来看(因为这一时期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提到“八尺”较多,比如《史记》中描述项羽“身长八尺二寸”),那么:

一尺 ≈ 23.1厘米

八尺 ≈ 23.1 × 8 ≈ 184.8厘米

也就是说,在秦汉时期,“身高八尺”大约相当于 1米85左右,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高大、魁梧的身材了,常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、武将或非凡之人。

而在后代如唐宋时期,由于“尺”变长,八尺就更高了,甚至超过2米,那在古代就属于“巨人”级别了,现实中较为罕见。

朝代 | 一尺约多少厘米 | 八尺约多少厘米 / 多高

商代 | 约15.8 cm | 约126 cm(约1米26)

周代 | 约19.9 cm | 约159 cm(约1米6)

秦代 | 约23.1 cm | 约184.8 cm(约1米85)

汉代 | 约23.1~23.5 cm | 约185~188 cm(约1米85~1米88)

唐代 | 约30.7 cm | 约245.6 cm(约2米46)

明清 | 约31~32 cm | 约248~256 cm(约2米5~2米6)

“身高八尺”在古代大多指的是一个非常高大的身材,具体多高要看是哪个朝代的“尺”。以秦汉时期为参考,大约是1米84~1米88左右,非常接近现代篮球运动员的身高,属于非常出众的个头。

如果你听到某位古人(比如关羽、项羽等)被描述为“身长八尺”,不用惊讶,他们很可能是那个时代里非常高、威猛的人物!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