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前12天需完成关键准备工作:贴喜字、对联(传统中式婚礼多在头天晚上完成,象征喜庆);婚车、车队(含摄像车) *** ,检查车辆状态;迎亲出发前吉时燃放鞭炮(部分地区保留传统,烘托热闹氛围);安排随车摄影、摄像记录迎亲过程。
二、迎亲环节
1. 出发与接亲:迎亲车队按预定路线前往女方家,途中可燃放鞭炮(注意遵守当地禁放规定);到达女方家后,需放“报信炮”通知女方亲友;新郎需通过伴娘团的“考验”(如回答问题、做俯卧撑、发红包),方可进入新娘闺房。
2. 找红鞋与奉茶:新娘的婚鞋通常由伴娘藏匿,新郎需找到鞋子才能带走新娘;新郎迎接新娘出门前,需向新娘父母跪拜奉茶,长辈喝下茶水后,新人方可起身。
3. 出门与出发:新娘由伴娘撑红伞陪同(象征“开枝散叶”),往路旁撒米(寓意“五谷丰登”);新郎抱着或挽着新娘出大门,避免新娘脚沾地(传统认为“沾地不吉”);迎亲车队返回男方家,途中继续燃放鞭炮。
三、婚礼典礼(核心流程)
1. 入场:司仪宣布婚礼开始,播放爱情视频;新郎先行入场站在舞台中央等候;新娘在父亲(或母亲)的陪同下从大门口进入,走到交接区后,父亲将新娘交给新郎(象征“托付终身”),新人携手走向舞台。
2. 证婚:证婚人(通常为长辈、领导或有威望的亲友)上台宣读结婚证,确认婚姻合法性;证婚人可对新人的婚姻生活表达祝福与劝勉(如“相濡以沫、白头偕老”)。
3. 感恩仪式:新人向双方父母鞠躬或敬茶,改口称呼对方父母为“爸妈”;父母代表致辞,表达对新人的期望与祝福(如“孝顺长辈、经营好小家”);新人可向父母赠送小礼物(如鲜花、保健品),表达感恩之情。
4. 交换戒指:伴郎伴娘或花童将戒指送上舞台;新郎单膝跪地,为新娘戴上戒指(象征“承诺与束缚”),新娘为新郎戴上戒指(象征“双向奔赴”);新人共同举起戒指向宾客展示,并亲吻新娘(将幸福瞬间定格)。
5. 交杯酒与香槟塔:新人手挽手共饮交杯酒(象征“同甘共苦、合二为一”);随后共同浇灌香槟塔(象征“爱情源远流长、生活甜蜜”);部分地区保留“倒喜烛”环节,新人共同点燃喜烛(象征“光明与希望”)。
6. 抛捧花:新娘背对未婚女性宾客(或现场抽签),将手捧花抛出(传统认为“接到捧花的人将成为下一个新娘”);接到捧花的宾客需上台与新人合影,分享幸福。
四、婚宴与送客
1. 婚宴开始:司仪宣布晚宴开始,新人可安排简短的开场表演(如唱歌、跳舞)或致辞(感谢亲友的到来);婚宴期间,乐队演奏、宾朋献歌助兴,厨师可为新亲加菜(部分地区传统)。
2. 新人敬酒:新人换上敬酒服,在伴郎伴娘陪同下,按长幼顺序向宾客敬酒;先敬新亲席(女方亲友),再敬其他宾客;每桌可选12位代表敬酒,避免遗漏。
3. 送客:婚宴结束后,新人及双方父母在酒店门口送客;宾客离开时,新人可赠送小礼品(如喜糖、伴手礼),表达感谢。
五、婚后仪式(传统延续)
部分地区保留“回门”传统:完婚3天后,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;娘家需准备丰盛的宴席款待新人;新娘父母可给新人红包(象征“祝福新人生活富足”);新人需在娘家停留一段时间(通常12天),再返回婆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