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春节民俗怎么过?

admin

福州春节以“福”文化为核心,融合传统仪式与闽都特色,从腊月筹备到正月收尾,每一环节都藏着独特的年味密码。以下是最地道的福州春节过法:

一、年前筹备:仪式感拉满的“忙年”

1. 扫尘(筅堂):腊月十五后,家家户户彻底清扫房屋,擦拭门窗、灶台,修葺破损处,寓意“除旧迎新”。这一习俗源于对“干净过年”的重视,全家老少参与,为新春纳福做准备。

福州春节民俗怎么过?

2. 祭灶(官三民四曲蹄五):腊月廿四是福州祭灶日,官家廿三、百姓廿四、疍民(连家船民)廿五进行。祭祀时供奉灶糖、灶饼(用麦芽糖 *** ,粘灶神嘴,让其“上天言好事”),还有尾梨(荸荠)、甘蔗、福橘等。民间流传“尾梨尖尖,灶公上天,灶嬷落地保护奴”的祭灶歌,充满童趣。

3. 分年与送年:腊月廿五“分年”,开始蒸年糕(糖粿,分红、白两色,红年糕寓意“红红火火”,白年糕内藏花生,软硬兼得)、备年货(鸡鸭鱼肉、酒等),祭祀祖先与天地神;女儿出嫁头一年,需向娘家送“年礼”——糖裸(年糕)、草鱼(或鲢鱼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)、猪蹄(“骹柄”,象征“脚踏实地”)、红鸡角(公鸡),娘家回送灶糖、灶饼及花面壳(纸面具),现多以红包替代。

二、除夕:团圆与守岁的“岁末仪式”

1. 做岁(三十暝晡):除夕夜是家庭团聚的关键时刻,无论多远都要归家吃“团圆饭”。桌上必有太平面(线面+高汤+两个鸭蛋,寓意“太平长寿”)、佛跳墙(闽菜之冠,汇聚山珍海味,象征“富足美满”)、鱼丸(“无鱼丸不成宴”,寓意“团圆”)、芋泥(年夜饭“压轴甜品”,香郁甜润,象征“甜蜜收尾”)。长辈给晚辈“压岁钱”(“红纸包”),寓意“压祟保平安”;饭后全家“守岁”,等待零点新年。

2. 长明灯与围炉:除夕夜彻夜点灯(长明灯),寓意“长生吉祥”;零点过后,全家“围炉”(吃年夜饭),点烛鸣炮,迎接新年。旧时“好囝不赚卅暝晡”(好孩子不赚大年三十晚上的钱),强调家庭团聚的重要性。

三、初一至初四:新春吉庆的“开场戏”

1. 初一:拜年与禁忌:大年初一天未亮,家家户户敞开大门,焚香鸣炮“迎新岁”;早餐吃太平面(不吃稀饭、不扫地、不说不吉利话),寓意“一年太平”。小辈向长辈拜年,长辈给“压岁钱”;小孩给长辈“掏橘”(“橘”与“吉”谐音,象征“吉祥”),民间谚语“拜年拜年,掏橘掏钱”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。初一忌洗澡、洗衣、说不吉利话,全天“宅家守福”。

2. 初二:回门日:女儿携女婿回娘家拜年,携带双数礼品(如糖裸、草鱼、猪蹄、福橘),娘家以太平面、糖粿接待,寓意“感恩养育之恩,祝愿老人健康”。

3. 初四:接神日:清晨焚香、点烛、鸣炮,迎接腊月廿四上天述职的灶神“回銮”;同时也是店家开假的日子,店主备素菜、放爆竹,祈愿“生意兴隆”。

四、正月十五前后:民俗狂欢的“ *** ”

1. 元宵灯会:福州元宵灯会有“天下上元灯烛之盛,无逾闽中者”的美誉,以南后街为中心,展出菜头灯(白萝卜挖空做鱼、鸟形态,染色彩、点油灯)、桔灯、莲花灯等特色花灯。还有“送灯”习俗——娘家给出嫁女送灯(“灯”与“丁”谐音,寓意“添丁”),之一年送“观音送子”灯,未育则送“天赐麟儿”灯,生育后送“状元骑马”灯,直至外甥16岁。

2. “两马同春闹元宵”灯会:在琅岐红光湖公园举办,展出大型灯组(如“龙腾鼓山”“梅好福地”),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,营造“火树银花不夜天”的氛围,是福州元宵特色活动。

3. 闽越水镇“非遗里的福州年”:初一启幕,包含非遗火舞表演(火焰与舞蹈结合,震撼人心)、新春祈福游戏(投壶、猜灯谜,体验传统乐趣)、鱼灯巡游(鱼灯随水漂流,象征“年年有余”)、河灯祈愿(放河灯许愿,寄托美好期许)等活动,全方位展现福州非遗魅力。

五、特色年味:舌尖与视觉的双重享受

1. 传统美食:鱼丸(鳗鱼、鲨鱼等鱼肉剁茸,加甘薯粉,包以猪瘦肉或虾馅,滑润清脆,汤汁荤香);佛跳墙(山珍海味汇聚,蒸、汆、煮、炸等多道工序,金汤浓郁);线面(“长面”,大年初一必吃,寓意“长命”);芋泥(槟榔芋头蒸熟碾压,加猪油、白糖、红枣等,香郁甜润,年夜饭“压轴”);太平燕(肉燕皮包肉馅,加紫菜、粉丝、鸭蛋,象征“太平”);糖粿(年糕,红、白两色,切片油炸后更香)。

2. 非遗体验:到安民巷五十六号非遗馆体验三条簪(福州传统头饰,用银片 *** ,镶嵌宝石,象征“吉祥”) *** ;观看《唐朝诡事录·西行》国潮沉浸剧场(穿越式表演,融合福州历史与民俗);逛山海福厝国潮生活馆(展示福州传统工艺,如脱胎漆器、油纸伞)。

福州春节将传统仪式与现代生活融合,既有“祭灶”“分年”等古 *** 俗,也有“两马灯会”“非遗体验”等创新活动,每一处都藏着福州人的“福”气与“年”味。来福州过福年,既能感受历史的厚重,又能体验当下的热闹,是真正的“福气满满”之旅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