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姓来源简介 韩姓的起源是什么

admin

韩姓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支,涵盖上古传说、姬姓封地、古国后裔、少数民族改姓及异国融入等多种类型:

1. 上古黄帝后裔(传说起源)

据《世本》《元和姓纂》等记载,黄帝娶嫘祖为妻,生二子:青阳(少昊)与昌意。昌意因罪被贬至若水(今四川雅砻江流域),生子韩流(又称“韩经”)。韩流既是人名,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称,其后代以“韩”为姓。作为五帝之一的颛顼,即为韩流之子,尧时为仙人,其子孙延续韩姓,这是韩姓最早的传说起源。

韩姓来源简介 韩姓的起源是什么

2. 姬姓封地得姓(主要正源)

西周初年,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(周武王之子)的后裔中,有一支被分封于韩原(今山西河津东北、翼城一带),世称“韩武子”(名韩万)。因“韩”为其封地名称,后代遂以邑为氏,得姓“韩”。韩武子的三世孙韩厥(晋国大夫),是历史上之一位正式以“韩”为姓的人,被尊为韩姓始祖。韩厥及其后代在晋国担任卿大夫,逐渐成为晋国六卿之一。

3. 战国韩国后裔(国名衍生)

战国时期,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(公元前453年),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(初都阳翟,今河南禹州;后迁新郑,今河南郑州)。公元前230年,秦灭韩国,俘虏韩王安,韩国灭亡。为避秦祸,韩国王族子孙纷纷以国名“韩”为姓,进一步扩大了韩姓的人口规模。

4. 少数民族改姓(融合起源)

历史上多个少数民族因汉化改革或音译等原因,将本民族姓氏改为韩姓:

鲜卑族: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(公元494年)后,推行汉化政策,“出大汗氏”(或“破六韩氏”)因与“韩”音近,改姓韩;

满族:满洲八旗“罕札氏”取“罕”与“韩”谐音,改韩姓;

锡伯族:“哈斯胡里氏”“韩吉利氏”“韩亚喇氏”等均改汉姓韩;

其他民族:甘肃循化厅撒拉回人、黑龙江富裕柯欠克孜族嘎普韩部落等,也以“韩”为族姓。

5. 异国融入(特殊案例)

部分韩姓源自古代异国人士:

汉武帝时,“获直侯”韩陶为朝鲜人;

唐宪宗时,“飞龙卫士”韩志和为倭国人(日本);

这些异国人士因各种原因定居中原,其后代融入韩姓群体。

韩姓起源复杂多样,但以姬姓封地得姓(韩厥一脉)和战国韩国后裔为主要来源,两者共同构成了韩姓的主体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