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第二天有哪些习俗

admin

1. 回门(部分地区次日进行)

婚后第二天,新婚夫妇需回女方家省亲,俗称“回门”。不同地区时间略有差异,如山西平鲁一带、福建闽南泉州等地均在婚后第二天回门;而山西永昌、浮山等地则有“打来回”(当日返回)、“合堂”(住九天)等不同做法。回门的核心是让新娘熟悉娘家环境,同时让女方父母放心女儿在婆家的生活。

2. 拜谒家族与邻里

结婚第二天有哪些习俗

婚后第二天,新娘需正式拜见夫家的公婆、家族长辈(如伯父、叔父、姑姑等)及平辈、晚辈,俗称“分人小”或“见大小”。这一仪式旨在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,明确长幼尊卑。部分地区(如山西临猗)还会引导新娘拜见街坊邻里,称为“拜巷”或“串村子”,既让新娘熟悉周边环境,也展示婆家的人缘。

3. 祭祖仪式

婚后第二天上午,新郎通常会陪同新娘前往夫家祖坟祭祖,告知祖先家庭新增成员,祈求祖先庇佑新婚夫妇生活顺遂。这一习俗强调家族传承,是新娘融入夫家的重要环节。

4. 破金瓜(福鼎及周边特色)

福鼎及周边县市曾流行“破金瓜”习俗:结婚第二天一大早,新娘需起早到灶后破一个金瓜(南瓜)。传说古时两家因一个跨屋顶的金瓜引发争执,县太爷将瓜破开后跳出两个男孩,长大后双双中进士,故此举被视为“求子添福”的好彩头。虽现在逐渐减少,但曾是当地独特的婚俗记忆。

5. 做早饭(部分地区习俗)

部分地区(如山西永昌)要求新娘婚后第二天早晨为家人做饭,婆婆会在灶膛中提前放红包,作为对新媳妇的鼓励。这一习俗既考验新娘的厨艺,也象征她正式承担起家庭责任。

6. 探房(闽南特色)

闽南泉州等地有“探房”习俗:新娘的幼弟(或堂弟)到姐夫家探望姐姐,男家需给“阿舅仔”馈赠红包(称“结衫带”)。探房的目的是娘家确认女儿在夫家的生活状况,同时敦请姐姐回娘家会亲,邀请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,是婚姻双方亲家礼尚往来的之一次感情交流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