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鼠忌器准确解释 什么是投鼠忌器

admin

投鼠忌器(拼音:tóu shǔ jì qì)是一则源于古代典籍的汉语成语,其核心逻辑通过“投鼠”与“忌器”的矛盾关系,生动传递了“想打击坏人但因有所顾忌而不敢放手”的处事困境。

一、成语出处

该成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,其中明确记载“里谚曰:‘欲投鼠而忌器’,此善谕也”。贾谊在文中用这一俗语类比“刑不上大夫”的理念——老鼠靠近珍贵器物时,人们尚且因顾忌毁器而不敢投击;何况地位尊贵的大臣(贵臣)亲近君主(主),若对其用刑,可能损害君 *** 威。这一论述成为“投鼠忌器”的经典源头。

投鼠忌器准确解释 什么是投鼠忌器

二、本义解析

从字面看,“投鼠忌器”描述的是具体场景:若想用东西(如石头、木棍)击打老鼠,但老鼠恰好躲在珍贵的器物(如古董花瓶、玉盂)旁边,人们会因担心击坏器物而放弃行动。例如,《汉书·贾谊传》中提到的富人故事——富人看到老鼠钻进珍贵的玉盂,盛怒之下用石头砸鼠,结果老鼠虽死,玉盂也被打碎,事后懊悔不已。这一本义直观诠释了“顾此失彼”的矛盾。

三、比喻义阐释

“投鼠忌器”的比喻义是其核心内涵:想打击坏人(或做某件事)但因顾忌关联的人或事物(如亲近之人、重要利益、潜在后果),而不敢放手行动。这种顾忌可能来自对权威的敬畏(如不敢对皇帝身边的宠臣动手)、对利益的维护(如担心打击某人会影响整体局势)、或对规则的遵守(如不愿用极端手段破坏现有秩序)。

四、典故延伸

除《汉书》中的理论阐述,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回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践案例:曹操与汉献帝打猎时,故意用献帝的金毬箭射中鹿,将士们误以为是献帝所射,高呼“万岁”。关羽见状欲杀曹操,刘备以“投鼠忌器”劝阻——曹操身边有献帝,若贸然动手,可能危及皇帝安全,反而给众人带来灾祸。这一典故将“投鼠忌器”的比喻义具象化,成为后世理解该成语的重要参考。

五、用法与示例

在句法上,“投鼠忌器”多作谓语或状语,例如:“这件事牵涉多方利益,处理起来投鼠忌器”“歹徒挟持人质,警方投鼠忌器,不敢轻易开枪”。其近义词有“畏首畏尾”“瞻前顾后”(均表示顾虑过多),反义词有“无所畏惧”“肆无忌惮”(均表示毫无顾忌)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