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种前后钓鱼注意事项

admin

1. 天气选择:优先“凉爽+高溶氧”时段

芒种虽未到酷暑,但高温已至,钓鱼需以“避暑、增氧”为核心。更佳天气包括:北风天(凉爽且气压高,鱼群活跃)、小雨天(雨水降温、增氧,鱼靠边觅食)、雨后涨水(岸边冲刷入食物,溶氧充足)。需避开:雷雨/暴雨天(安全隐患大)、南风天(闷热,鱼上浮至中上层)、连续晴天(水温过高,鱼避入深水)。

2. 钓位选择:聚焦“阴凉、活水、深浅交界”

芒种前后钓鱼注意事项

夏季鱼群趋向“水温低、溶氧高”的区域,优先选择:① 阴凉处(树荫下、桥墩旁,避免阳光直射);② 活水区(入水口、出水口,水流带来氧气和食物);③ 深浅交界地形(水下沟坑、台阶、坡坎,兼顾鱼类的“避暑”与“觅食”需求)。需避开:水位明显下降的水域(如插秧期抽水灌溉的稻田周边,鱼因环境变化停止进食)。

3. 饵料调整:从“荤”转“素”,清淡诱鱼

芒种后气温升高,鱼的食欲从“高蛋白荤饵”转向“清淡素饵”。推荐使用:玉米、小麦、麸皮、豆饼等天然素饵,或添加清香型小药的饵料(避免腥香过重,以免招引杂鱼)。注意:避免使用过于油腻或重味的饵料,以免影响鱼群开口。

4. 出钓时间:抓“早晚+雨后”,避开高温

夏季鱼群的觅食高峰集中在凉爽时段:① 早晨(黎明至上午9点,水温适宜,鱼晨起觅食);② 傍晚(下午4点至日落,鱼预感夜晚来临,靠边进食);③ 夜钓(夜间凉爽,光线弱,鱼大胆游至岸边,可钓鲶鱼、黄颡等夜行鱼)。需避开:中午11点至下午3点(水温过高,鱼游至深水区“避暑”)。

5. 防护措施:防晒、补水、防意外

芒种前后阳光强烈,防晒需做好:戴遮阳帽、穿防晒衣、使用钓伞,避免光膀子(防止紫外线灼伤)。补水要及时:出汗多易脱水,可携带糖盐水(补充盐分和能量),避免饮用冰水( *** 肠胃)。安全要重视:水边地势湿滑,避免单独行动;雷雨天立即远离水域(防止雷击);儿童老人需有人陪同。

6. 目标鱼策略:因鱼而异,调整 ***

芒种前后鱼情差异大,目标鱼选择需结合天气和时段:① 常规天气:底层鱼(鲤鱼、鲫鱼)在早晚进食,中上层鱼(白条、翘嘴、鲢鳙)在中午好钓;② 高温/低气压天:耐高温的黄颡鱼、黑鱼(不受环境影响,全天可钓);③ 雨天/雨后:鲤鱼、草鱼(靠边觅食,易上钩)。注意:雨后涨水时,可选择入水口或水淹地(长竿短线走钓),钓获率更高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