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年难逢闰二月”:闰二月相对少见,但在21世纪这100年里会出现4次(2004年、2023年、2042年、2099年),并非“千年一遇”。
“双春闰二月,春寒逢秋旱”:有的年份还是“双春年”(同一农历年内出现两次立春),民间常把这种年份与闰二月并谈,衍生出“春寒”“秋旱”的经验说法。
“闰二月流年不利”:把闰二月与“灾祸”“不顺”联系在一起,属于民俗层面的忌讳,缺乏科学依据。
二 常见习俗
闰月鞋,闰月穿:不少地区讲究在闰月给父母/长辈送鞋,寓意祈福平安,民间有“闰月鞋,闰月穿,闰月老人活一千”的说法。
女儿回门吃“闰月饭”:在福建等地,父母或兄弟会请出嫁女儿回娘家吃“闰月饭”;在台湾,有嫁女给母亲送猪脚面线的习俗,寓意添寿吉祥。
照着“二月”过:有的地方会“把闰二月当二月过”,如再过一次二月二·龙抬头、敬土地公、祭农等,部分地区还会请城隍爷夜巡以逐疫祈安。
三 与清明祭祖相关
*** 流传“闰月清明不上坟”等说法,民俗与政务部门均明确为谣言。清明节属于公历节气与纪念日,闰二月属农历置闰,二者并不相干;清明扫墓在节令前后皆可,通常以清明前后各约15天为常见时令范围,可择日而行。
四 科学看待与天气
闰二月的设置是为使农历年与回归年对齐而采取的历法调节,与吉凶灾祥无关。
“双春闰二月”等民谚多源自农耕经验的概括,可作文化参考,但不具备气象科学依据;实际天气应以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为准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