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堂礼是中国传统婚礼中拜堂环节的重要仪式,通过固定的喊礼词引导新人完成对天地、高堂、夫妻的敬拜,传递对婚姻的祝福。不同地区、不同版本的喊礼词略有差异,以下是常见的几种:
1. 传统四步喊礼(最普及)
流程:新人按“男左女右”站位,依次向天地、高堂、夫妻对拜,喊礼者分左右两侧交替喊词。
具体喊词:
一拜天地:“一拜天地,天长地久”(新人向天地鞠躬);
二拜高堂:“二拜高堂,四季安康”(新人向父母鞠躬);
夫妻对拜:“夫妻对拜,百年恩爱”(新人面对面鞠躬)。
部分地区会在每拜后加“叩首”提示,如“一拜天地,天长地久,叩首”“二拜高堂,四季安康,叩首”等。
2. 农村详细版喊礼(含场景描述)
流程:结合婚礼场景(如青云、祥云、彩娥、跨凤等意象),增强仪式的庄重感与画面感。
具体喊词(以某农村版本为例):
开场:“内外肃静——执事者各执其事——鸣金——奏乐”(营造仪式氛围);
引导新人入场:“东方一朵青云起,南方二朵祥云开,两朵祥云同时起,云中显出新人来,青云踏宅,福寿安康”;
拜堂环节:“一拜天长地久,叩首;二拜地久天长,叩首;三拜福如东海,叩首;四拜金玉满堂,叩首;五拜五子登科,叩首;六拜福寿绵绵寿元长,叩首、叩首、九叩首——起,大登科,金榜题名,小登科,转拜天地”;
结尾:“夫妻对拜,洞房花烛”(标志着拜堂仪式结束)。
3. 四言八句吉祥话(灵活搭配)
特点:以四字短语为主,简洁押韵,适合穿插在拜堂环节中,强化祝福意味。
常见内容:
花堂盛景:“窈窕犹如万花堂,两朵祥云同时起,云中显出新人来”;
吉时良辰:“日吉时良,天地见证,男女双方天地结合,大吉大利”;
生育祝愿:“中雹绝白瓷碗,红花启用,九个月后家中添新丁,喜气洋洋”;
夫妻恩爱:“今年洞房花烛夜,来年生个胖娃娃,小小筷子长又长,愿儿子成就状元郎”。
二、嫁娶周堂的化解 ***
嫁娶周堂是中国古代阴阳家选择嫁娶吉日的核心理论,通过“周堂图”判断日期吉凶。若选到“翁、姑”等不吉之日,可通过以下 *** 化解:
1. 周堂图的基本规则
周堂图将“夫、姑、堂、翁、第、灶、妇、厨”八个字按顺时针排列成圆圈,大月(农历30天)从“夫”字顺时针数,小月(农历29天)从“妇”字逆时针数,数到预订婚日对应的字:
吉字:堂、第、厨、灶(代表家庭和谐、生活富足);
凶字:翁、姑(代表公婆,若新人无公婆则可用);
中性字:夫、妇(需结合新人情况判断)。
若选到凶字(翁、姑),需采取化解措施。
2. 常见化解 ***
无公婆者可直接用:若新人结婚时公婆已去世或不存在,即使选到“翁、姑”日也不忌讳,无需化解。
更换吉日:优先选择“堂、第、厨、灶”等吉字对应的日期,避免“翁、姑”日。可通过查阅黄历、咨询择日师确定吉日。
借助长辈回避:若无法更换日期,可请公婆在婚礼当天回避(如暂时回娘家或去亲戚家),待拜堂仪式结束后再回来,减少“翁、姑”与新人接触的机会。
象征性化解:在婚礼现场摆放“灶神像”“厨房用具”(如锅铲、菜刀)等象征“厨、灶”的物品,用“灶”的吉利寓意压制“翁、姑”的凶气。
心理调节:周堂图是传统习俗,无需过度迷信。新人可通过沟通化解与公婆的矛盾,建立良好关系,比形式上的化解更重要。
以上内容综合了传统周堂礼的喊法与嫁娶周堂的化解逻辑,既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庄重性,也兼顾了现代生活的实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