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(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)是古人解释自然变化的底层框架,其与四季、天气的关联是预测的核心依据。古人认为,五行随四季流转,不同季节的五行属性主导着天气特征:春属木,气候干燥多尘埃,易形成云但不易降雨;夏属火,炎热干燥,易引发雷雨;季夏(长夏)属土,湿热环境下雾气易生;秋属金,干燥凉寒,易下雪;冬属水,清寒,降雪概率高。这种季节与五行的对应,是判断天气的基础逻辑。
基于八卦的五行天气占卜 ***
《梅花易数》是古代常用的占卜工具,其“占天时” *** 以八卦为核心,无需区分体用,通过卦象中的五行属性推断天气:
卦象与天气对应:离卦(火)主晴,坎卦(水)主雨,坤卦(土)主阴晦(多云、雾霾),乾卦(金)主晴明(或冰雪,因金主肃杀),震卦(木)主雷(春夏多,秋冬异常),巽卦(木)主风(四时皆可),艮卦(土)主山云(久雨遇艮则晴),兑卦(金)主阴雨(非雨即阴)。
季节调整:需结合季节五行修正判断,如夏天占得离卦多而无坎卦,因夏属火,火旺则加剧干旱,断为“亢旱炎炎”;冬天占得坎卦多而无离卦,因冬属水,水旺则寒冷,断为“雨雪飘飘”。
五行生克与变化:若卦中五行均衡(如离坎各半),则时晴时雨;若五行过盛(如重坎),则大雨滂沱(冬日为大雪);若卦象有变(如互卦见离),则需结合变爻判断趋势(如离震相会则雷电俱作)。
五行与自然现象结合的预测 ***
古人通过观察云、风等自然现象的五行属性,出具体谚语辅助预测:
云的五行判断:云的颜色、厚度对应五行,“天上鱼鳞斑(透光高积云,属金)”因金主收敛,预示晴朗;“乌云接日(水汽凝聚,属水)”则因水主雨,预示即将降雨。
风的五行判断:风向对应五行,“东风送湿(木主风,携水汽)、西风干(金主风,燥气)”“南风吹暖(火主风,增温)、北风寒(水主风,降温)”,通过风向判断湿度与温度变化,进而推测天气(如东风起则可能降雨,西风起则天气干燥)。
五行与其他术数的综合应用
除上述 *** 外,古人还将五行与奇门遁甲、六爻、大六壬等术数结合,通过更复杂的卦象组合、天干地支生克,提高预测精度。例如,六爻占卜时,用神(如代表天的乾卦、代表地的坤卦)的五行旺衰,结合爻辞中的天气描述(如“震苏苏,震行无眚”指雷雨后无灾),综合判断天气走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