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七杀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复合概念,主要涵盖法律术语、命理符号、星象符号三大核心维度,不同领域的语义侧重各有不同:
一、法律术语:古代法典中的“七种罪”
“七杀”是中国封建法律对罪的系统分类,始于唐代《唐律疏议》,宋、明、清律沿用,具体包括、故杀、劫杀、斗杀、误杀、戏杀、过失杀七类:
:二人以上合人(特定情况下一人预谋也算,如“事已彰露,欲杀不虚”);
故杀:故意(非因斗争、无事而杀,如“临时有意欲杀,非人所知”);
劫杀:因劫夺囚犯或财物而(不分首从,一律处斩);
斗杀: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(若用兵器,拟制为故杀);
误杀:斗殴时误杀旁人(以斗杀伤论,致死者减一等);
戏杀:嬉戏中因过失致人死亡(如“以行为作游戏”,减斗杀二等);
过失杀:因疏忽大意致人死亡(如“耳目所不及,思虑所不到”,可赎罪)。
二、命理概念:八字十神中的“偏官”
在八字命理学中,“七杀”(又称“偏官”)是克伐日主(出生日天干)且阴阳属性相同的五行,为“十神”之一(如甲木日主,庚金为七杀;乙木日主,辛金为七杀)。其核心含义如下:
象征意义:兼具权威魄力(如领导欲、果敢坚毅)与暴力倾向(如暴躁冲动、叛逆冒失)的双重特质;代表小人陷害、意外灾祸、事业竞争、异性缘分(女性视角下,七杀可为情夫或非正统男友)。
吉凶判断:关键看“制化”(用食神、伤官、印星化解七杀凶性)与“身强身弱”(身强能驾驭七杀,为“假杀为权”;身弱则被七杀压制,易遇灾祸)。
四柱影响:
年柱七杀:多出身平凡或家风严厉,早年艰辛;
月柱七杀:为“七杀格”,是事业主要动力,制化好则大成;
日支七杀(夫妻宫):配偶性格刚强,婚姻有压力;
时柱七杀:晚年需为子女操心,若有制则有晚成之望。
三、星象符号:南斗第六星的“凶煞”象征
在星象学与道教文化中,“七杀”对应南斗第六星,被视为“凶煞”之星,象征将星、暴力、突变。民间信仰中,认为“七杀”方位为大凶之地(如明代《寓圃杂记》记载某家族误葬七杀方位导致灭门);元代杂剧《桃花女》中“金神七杀”的描写,进一步强化了其“凶神恶煞”的形象。
综上,“七杀”的含义随语境变化而不同:法律中指罪的分类,命理中代表性格与命运的符号,星象中则是凶煞的象征,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其多维度的解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