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三伏天共计30天,末伏为8月9日至8月18日(共10天)。其中,初伏为7月20日至7月29日,中伏为7月30日至8月8日,末伏紧随中伏之后,于8月18日结束。
三伏天禁忌口诀及解读
1不说:少动气、避口舌
三伏天炎热,人易心火旺盛,情绪烦躁。此时需控制情绪,避免争吵或说 *** 性话语。生气会导致血压升高、心跳加快,尤其对心脑血管患者而言,可能诱发心梗、中风等疾病;长期情绪不佳还会影响睡眠质量,降低身体免疫力。
2不吃:忌冰与燥
不吃冰:冰镇西瓜、冷饮、冰啤酒等生冷食物会 *** 肠胃,导致腹泻、胃胀、食欲不振。老人、儿童及脾胃虚弱者更需注意,冰品下肚易引发肠胃痉挛。
不吃燥:炸鸡、烤串、辣炒等辛辣油腻食物会增加体内内火,引发口腔溃疡、痔疮复发、便秘等问题。三伏天本就湿热,吃燥热食物会加重身体负担。
3要喝:温、慢、勤补水
温:喝温水而非冰水,避免 *** 肠胃;
慢:小口饮用,避免“猛灌”增加心脏负担;
勤:定时喝水,不要等口渴了才喝(口渴时身体已缺水2%~3%)。可泡淡菊花、决明子、麦冬水,既能润燥清火,又能补充水分。
4要做:适度活动+防护
适度活动:选择傍晚或清晨气温较低时散步、甩胳膊、压腿等,以轻微出汗为宜。避免剧烈运动(如大汗淋漓的跑步、广场舞),以免耗损元气。
注意防护:
早晚温差大时添件薄外套,避免空调直吹关节、颈部,防止着凉引发颈椎病、肩周炎或感冒;
保护肠胃:吃温补食物(如小米粥、山药羹、红枣汤),调理脾胃功能,避免因夏天吃凉导致肠胃虚弱。
其他常见禁忌补充
不贪凉睡地板:地砖吸热快、散热也快,睡地板易导致身体受凉,损伤阳气(老辈说“热出来的病能治,冻出来的病难医”)。
空调不直吹头:头部是人体阳气最盛的部位,冷风直吹会导致寒湿入体,引发头痛、头晕或感冒。
刚出汗别冲冷水澡:热胀的毛孔遇冷水骤缩,寒气会趁机侵入体内,导致感冒、肌肉酸痛或风湿性疾病。
不渴不喝水要改:三伏天出汗多,身体水分流失快,即使不渴也要少量多次喝水,避免脱水。
避免大中午暴晒:中午11点至下午3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,出门需戴帽子、涂防晒霜,避免晒伤或中暑。
别因天热不动弹:久坐久躺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,湿气堆积,增加肥胖、关节疼痛的风险。
不熬大夜耗精神:三伏天阳气浮于表面,夜间是养阴的关键时段。熬夜会耗损元气,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、免疫力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