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历以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,每个时辰为两小时,对应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,并与五行、方位、生肖相关联。例如:子时 23:00–01:00 属水、方位北、生肖鼠;午时 11:00–13:00 属火、方位南、生肖马。这些属性为判断不同时段的宜忌提供了基础。
二、判定依据
五行生克与合冲:以当日(或当时)的天干地支与时辰地支的关系推演,常见规则为:相生、相合多作吉,相克、相冲多作凶。例如:当日天干属木,遇火时辰(木生火)多利;遇金时辰(金克木)多不利。
神煞体系:黄历引入大量吉凶神煞作细化参考,如六合、三合、天德、月德多主吉;岁破、月破、劫煞、亡神多主不利。
十二建星:即建、除、满、平、定、执、破、危、成、收、开、闭,不同建星主不同事类,如“成”利成事,“破”多忌喜庆。
值神与黑黄道:每时有一“值神”,黄道吉神如青龙、明堂、金匮、天德、玉堂、司命;黑道凶神如天刑、朱雀、白虎、天牢、玄武、勾陈。
时家奇门遁甲:进阶择时法,综合星、门、神判断时局优劣。
以上因素叠加,形成“吉时/凶时”与“宜/忌”的标注。
三、常见标注与含义
利:适合进行重要事项(如结婚、订婚、开业等)。
宜:适宜进行一般活动(如出行、访友、聚会等)。
凶/忌:不宜进行重大活动(如动土、搬家、出行等)。
一些版本还会列出该时辰的值神(如“青龙”“白虎”)或建星,以提示更细的宜忌倾向。
四、常见吉时与凶时举例
常见吉时与对应倾向
青龙:主吉利,宜出行、求财、开业
明堂:主光明,宜婚嫁、搬家、祈福
金匮:主财富,宜开业、交易、纳财
天德、玉堂、司命:主恩泽、贵人、延寿/祭祀等
常见凶时与对应倾向
天刑:主刑伤,忌动土、诉讼、出行
朱雀:主口舌,忌签约、交易、安葬
白虎:主血光,忌出行、动土、开刀
玄武:主盗窃,忌交易、签约、搬家
勾陈:主阻滞,忌出行、动土、开业
天牢:主牢狱,忌诉讼、出行、婚嫁
上述为传统黄历的通行表述,具体仍需结合当日与个人情况综合判断。
五、理性使用与小提示
相对性与时段差异:同一日不同版本黄历可能标注不同;“吉/凶”是相对概念,非必然发生,宜作参考而非教条。
结合个人与场景:重要事项可再结合个人八字、事件性质与地域风俗;若难以择到完美吉时,可选择相对较佳的时段,并以充分准备降低风险。
心理层面的正向作用:选择吉时能带来信心与专注,对发挥表现有积极作用。
小提示:不同黄历版本存在差异,请以所采信版本为准,避免混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