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安神定惊:珍珠性寒味甘咸,归心、肝经,具有镇静安神、定惊止痉的作用,可缓解心神不宁、心悸失眠、多梦健忘等症状,也常用于治疗小儿痰热惊风、癫痫抽搐等。其含有的钙、镁等成分能调节神经递质,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。
2. 明目消翳:珍珠入肝经,能清肝热、明目退翳,可治疗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引起的目赤涩痛、眼生翳膜、视物不清等眼部问题。外用珍珠粉点眼或吹喉,还能缓解咽喉肿痛、口腔溃疡等症状。
3. 解毒生肌:珍珠具有清热解毒、生肌敛疮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、溃久不敛、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等。其磨成的细粉能促进创面修复,加速伤口愈合。
4. 润肤祛斑:珍珠富含碳酸钙、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,能滋润肌肤、增强皮肤弹性,抑制黑色素沉淀,长期使用可改善肤色暗沉、淡化色斑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“珍珠涂面令人好颜色”,现代护肤品中也常用珍珠提取物作为保湿美白成分。
5. 现代药理作用:珍珠粉混悬液能抑制脂褐素生成、清除自由基,发挥抗衰老作用;其提取物对实验小鼠肉瘤细胞、肺癌细胞有显著抑 *** 用,可延长淋巴性白血病小鼠生存时间;珍珠膏还能促进家兔耳背创伤灶愈合,对兔烫伤有治疗作用。
珍珠佩戴后的保养 ***
1. 避免接触化学品: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易与酸、碱及化学品(如香水、肥皂、定型水、化妆品)发生反应,导致表层受损、失去光泽。佩戴时应避免让珍珠接触这些物质,建议先化妆、喷香水后再戴珍珠。
2. 远离厨房环境:珍珠表面有微小气孔,会吸入油烟、蒸汽等污浊物质,导致珍珠发黄、变质。烹饪、洗碗时应取下珍珠,避免接触高温和油烟。
3. 避免清水浸泡:自来水中的氯会损害珍珠的光泽,且水会进入珍珠气孔,导致内部发酵、变黄。清洁时用软牙刷或柔软毛巾沾清水轻轻擦拭表面污渍,再用干软毛巾擦干,切勿用热水浸洗。
4. 单独存放:珍珠硬度较低(莫氏硬度约2.54.5),不宜与钻石、金属等硬物混合存放,以免被刮伤。应单独放在柔软的首饰盒中,避免挤压。
5. 定期透气与检查:珍珠需要呼吸新鲜空气,每隔数月应将珍珠项链拿出来佩戴一段时间,避免长期闲置导致变黄。定期检查串线是否牢固,建议每3年重新串一次,防止珠子脱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