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也是中国传统四季划分中冬季的起始。它于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交节,斗柄指向西北,太阳黄经达225°。
“立冬为冬始”的传统依据
在中国传统节气体系中,“四立”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是四季的核心节点,其中“立冬”明确标志着冬季的开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立,建始也;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意为立冬是冬季的起始,此时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毕,动物也已藏匿起来准备冬眠,自然界的生气开始闭蓄,万物进入休养、收藏状态。
现代气象视角的印证
从现代气象学来看,立冬时节的气候特征也符合冬季的过渡性变化:日照时间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降低,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;气温虽因地表积热仍有波动,但整体呈下降趋势,北方部分地区已开始出现雨雪降温天气,南方则逐渐从“小阳春”转向阴凉。
地域差异的补充说明
需注意的是,我国幅员辽阔,冬季的实际到来时间因地域而异:东北、西北等高纬度地区早在立冬前就已进入寒冷冬季,而华南沿海等低纬度地区可能要到12月甚至更晚才真正入冬。但传统上仍以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,这一划分更符合天文意义与农耕文化的传统认知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