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时节有什么民俗活动

admin

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,通常于公历9月7日至9日交节。其名称源于自然现象——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”(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)。进入白露,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取代,冷空气南下频繁,昼夜温差显著拉大(可达8℃至16℃),清晨时分,空气中的水汽会在花草树木的茎叶、花瓣上凝结成晶莹剔透的露珠,因呈白色而得名“白露”。暑热基本消退,秋意渐浓,大自然呈现“凉风至、白露降、寒蝉鸣”的典型特征。

白露时节的民俗活动

1. 收清露

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时节有什么民俗活动

民间有“收清露”的习俗,源于古人认为露水具有养生功效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秋露繁时,以盘收取,煎如饴,令人延年不饥”“百草头上秋露,未晞时收取,愈百病,止消渴”。白露清晨,人们会用盘子收集植物上的露水,或用于煎药、烹茶、煮酒,认为其能滋养身体、延年益寿。

2. 祭禹王

太湖流域的渔民会在白露时节举行隆重的“祭禹王”活动,祭祀治水英雄大禹(又称“水路菩萨”)。相传禹王治理太湖水患,将兴风作浪的鳌鱼镇于湖下,使“震泽底定”。祭祀期间,渔民会献上丰厚祭礼,唱戏(如《打渔杀家》)、摆供品,祈求禹王保佑风平浪静、渔业丰收。此俗已有数百年历史,规模宏大,春祭六天、秋祭七天。

3. 饮白露茶

白露茶是白露时节的特色饮品,因茶树经过夏季酷热,白露前后进入生长佳期,叶片内积累了丰富的养分,茶叶口感醇厚、甘醇清香,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易涩,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。民间有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好喝,秋白露”的说法,老茶客尤其钟爱此茶。

4. 吃龙眼

福建福州等地有“白露必吃龙眼”的习俗。白露时节的龙眼个头大、甜度高、肉质饱满,民间认为此时吃龙眼能“大补身体”,具有益气补脾、养血安神的功效,适合秋季滋补。

5. 酿白露米酒

苏南、浙江一带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传统。米酒用糯米、高粱等五谷酿成,加入少量甜酒曲发酵,口感醇美、略带甜味,酒精度适中。旧时,家家户户会在白露当天酿酒,用以待客,甚至埋于地下数年,待家中喜事时开启,风味更佳。

6. 采“十样白”

浙江温州的苍南、平阳等地,民间会在白露这天采集“十样白”(即十种带“白”字的草药,如白木槿、白毛苦、白芍、白芨等),与乌骨白毛鸡(或鸭子)一起煨汤。据说“十样白”能滋阴润肺、祛除秋燥,对应“白露”的节气特点,是当地传统的养生习俗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