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舍里氏是康熙的原配结发妻子,亦是史学界及史料记载中他一生深情不减的核心伴侣。两人的婚姻始于政治联姻,却因朝夕相伴与相互扶持,逐渐生长出超越利益的夫妻情分。
1. 政治联姻下的感情萌芽
康熙四年(1665年),12岁的康熙与13岁的赫舍里氏成婚,这场婚姻是孝庄太皇太后为制衡鳌拜势力、巩固皇权的精心安排。尽管起初带有政治色彩,但两人年龄相仿,共同经历了鳌拜专权的压抑时光,赫舍里氏的聪慧、大度与温柔逐渐打动了康熙。婚后不久,他们生下嫡长子承祜,虽承祜4岁夭折,却让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。
2. 赫舍里氏去世后的极致深情
康熙十三年(1674年),赫舍里氏再次临盆,生下胤礽(康熙的嫡次子)后,因产后大出血去世,年仅21岁。康熙的悲痛达到顶点:
辍朝五日:不顾前方吴三桂叛乱的压力,为赫舍里氏举办隆重丧事;
亲送梓宫至巩华城:将赫舍里氏的灵柩停放于自己居住的乾清宫(清朝唯一一次皇后灵柩停放在皇帝寝宫),并在其停灵的25天内,亲自前往举哀20次;
长期祭奠:此后七年,康熙每年都去巩华城祭拜赫舍里氏,甚至有一年去了34次,直至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仍坚持前往,持续25年之久。
3. 对赫舍里氏的“特殊对待”
康熙对赫舍里氏的感情,还体现在对她的儿子胤礽的态度上。尽管胤礽后来两次被废,康熙仍因“爱屋及乌”对其格外溺爱,称其为“朕之爱子”,甚至在废太子时哭骂他“生而克母”,仍念念不忘发妻。这种偏爱,本质上是康熙对赫舍里氏的深情延续。
其他女性的感情定位
康熙的后宫中,虽有钮祜禄氏(孝昭仁皇后)、佟佳氏(孝懿仁皇后)、容妃(香妃原型)等女子陪伴,但她们的感情均未超越赫舍里氏:
钮祜禄氏:因显赫家世(遏必隆之女、鳌拜义女)被立为皇后,但仅做了半年多便去世,康熙对她的感情远不如对赫舍里氏;
佟佳氏:康熙的表妹,性格温和,掌管后宫十一年,康熙对她有怜悯与信任,但未达到刻骨铭心的程度;
容妃:康熙晚年的陪伴者,但因卷入废太子事件被误解,最终悲惨离世,康熙虽有愧疚,但并非一生的挚爱。
康熙的一生,虽后宫佳丽众多,但赫舍里氏始终是他心中的“白月光”——从少年时的陪伴,到青年时的相知,再到她去世后的终身怀念,这份感情贯穿了他的整个生命,成为他最难以割舍的情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