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备年货、搞卫生:年前进行全面大扫除(又称“扫尘”),擦拭家具、清扫地面、掸去灰尘,寓意“除旧迎新”;采购年货,包括春联、福字、灯笼、年糕、鱼、糖果、坚果等,为过年做物质准备。
2. 贴春联与福字:除夕或腊月二十八、二十九,将春联贴于门两侧(对仗工整、寓意吉祥,如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门”),福字可贴在门上、墙上(部分地方讲究“倒贴福字”,寓意“福到”),增添喜庆氛围。
3. 守岁与年夜饭:除夕夜家人围坐,通宵不睡(守岁寓意“辞旧岁”“延长父母寿命”);吃年夜饭,餐桌上必有鱼(象征“年年有余”)、饺子(形似元宝,寓意“招财进宝”)、年糕(谐音“年高”,代表“一年比一年好”)等吉祥菜肴,凝聚家庭情感。
4. 拜年与压岁钱:初一早晨,晚辈向长辈拜年(行磕头礼、躬身作揖或口头祝福,如“身体健康”“万事如意”);长辈给晚辈压岁钱(用红包装好,寓意“压住邪祟,保佑平安”);随后走亲访友,互相拜年(遵循“由内及外、由近及远”原则,初一拜家族长辈,初二开始拜姻亲、邻里)。
5. 迎神与祭祖:初四“迎灶神”(焚香、烧金纸,恭迎灶神间,带回吉祥安康);除夕或初一“祭祖”(在家中挂族谱、摆供桌,供奉三碗供菜、三杯酒、三双筷子,烧纸钱、点香、放鞭炮,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与感恩)。
6. 参与传统活动:部分地区可参加舞龙舞狮(寓意“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”)、逛庙会(有民俗表演、非遗展示、特色小吃)、赏花灯(如自贡灯会、苏州灯会,营造热闹节日氛围)等活动,感受传统文化魅力。
二、春节期间主要禁忌
1. 言语禁忌:忌说不吉利的话(如“死”“穷”“病”“倒霉”),若小孩不小心说了,大人需立即说“童言无忌”化解;忌吵架骂人,保持家庭和谐,避免破坏新年运势。
2. 行为禁忌:忌打碎物品(如碗碟、杯子),若不小心打碎,需立即说“岁岁(碎碎)平安”,用谐音冲散不好的寓意;忌动针线剪刀(初一到初五尤其忌讳),传说动了针线会招来口舌是非,破坏家庭和睦;忌午睡(初一忌午睡),认为午睡会导致一整年懒惰,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。
3. 饮食禁忌:忌吃稀饭(部分地区初一忌吃稀饭,认为稀饭是穷苦的象征,寓意新年可能会穷困潦倒);忌暴饮暴食(避免大鱼大肉、过度饮酒,以免消化不良、损害健康);忌过度饮酒(过量饮酒会伤肠胃、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建议适量饮用,女性需减量)。
4. 社交禁忌:忌讨债与借钱(新年期间讨债会让对方不愉快,借钱可能会导致财运外流,均视为不吉利);忌串门(除夕当天不宜随意串门,避免影响自家运势;初一尽量不去别人家,以免打扰他人团圆);忌吵架(春节期间吵架会破坏家庭与邻里和谐,被视为不吉利)。
5. 其他禁忌:忌初一扫地倒垃圾(认为垃圾是“财气”,扫地倒垃圾会把财气扫出门、倒掉,影响新年财运,初三之后再进行清扫);忌初三早睡(初三又称“赤狗日”,传说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,宜早睡避免外出或宴客);忌初五前倒垃圾(初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,初五“破五”后可倒垃圾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