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卦(䷋)为《易经》第十二卦,卦象为乾卦(☰,天)在上、坤卦(☷,地)在下,形成“天高地低、阴阳背驰”的结构。这种卦象象征天地不交——天之气本应下降、地之气本应上升,但二者相互隔绝,导致万物无法化生、生机闭藏。卦名“否”(pǐ)本义为“闭塞不通”,《说文解字》释为“不也,从口从不”,引申为语言阻塞、事理难行,恰合卦象的“阴阳不通”之态。
二、卦辞解析
否卦卦辞为: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”。其中:
“否之匪人”:“匪人”指“非人道之时”(即环境险恶、正道难行的时期),强调否塞的局面并非自然常态,而是人为或时运所致;
“不利君子贞”:君子(德行高尚者)在此时应避免强行坚守原有立场(如与小人对抗),需暂时收敛锋芒;
“大往小来”:象征“阳气(代表君子、刚健)外散、阴气(代表小人、柔弱)内聚”——君子因环境所迫退隐,小人则趁机得势,整体运势呈现“由盛转衰、由强变弱”的态势。
三、爻辞详解(六爻递进)
否卦六爻以“主方(坤,代表被动方)与客方(乾,代表主动方)”的互动为核心,展现“受控—坚守—蒙羞—转机—破否”的过程:
1. 初六爻:“拔茅茹,以其汇,贞吉,亨”。
初六为阴爻(柔顺),居卦之始(低位),象征“否”之初始阶段。爻辞以“拔茅草”为喻——茅草根系相连,拔一根则牵连众根,喻示主方虽处低位,但需团结志同道合者(“汇”指同类),坚守正道(“贞”)才能吉祥亨通。此时不宜轻举妄动,应隐忍修德,积蓄力量。
2. 六二爻:“包承,小人吉,大人否,亨”。
六二为阴爻(柔顺),居下卦中位(得位),象征“能包容、顺承上级”。爻辞指出:小人若能曲意逢迎(“包承”),则可获得暂时的吉祥;但大人(君子)应否定这种谄媚行为(“否”),坚守正道,方能亨通。此爻提醒:困境中需警惕小人的诱惑,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。
3. 六三爻:“包羞”。
六三为阴爻(柔顺),居阳位(三为阳位),不中不正(位置不当),象征“才德不足却居高位”。爻辞“包羞”意为“因行为不当而蒙羞”——若强行迎合权贵或强求出头,必招灾祸。此爻警示:困境中不可冒进,需审视自身位置与德行,避免因小失大。
4. 九四爻:“有命无咎,畴离祉”。
九四为阳爻(刚健),居阴位(四为阴位),象征“刚而能柔”,是否卦中初现转机的爻位。爻辞“有命无咎”指“奉行天命(顺应时势),则无灾祸”;“畴离祉”指“同类(志同道合者)相聚,共获福泽”。此爻强调:需抓住转机,联合志士,共同推动局面转变。
5. 九五爻:“休否,大人吉;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”。
九五为阳爻(刚健),居上卦中位(尊位),象征“君子得势、破否的关键”。爻辞“休否”意为“停止闭塞”;“大人吉”指君子(德位相配者)此时可获得吉祥;“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”则以“桑树根系深固”为喻,提醒君子居安思危——即使局势好转,仍需保持警惕,方能稳固根基。
6. 上九爻:“倾否,先否后喜”。
上九为阳爻(刚健),居卦之极(高位),象征“否塞的终结”。爻辞“倾否”意为“闭塞局面彻底倾覆”;“先否后喜”指“起初闭塞,后来顺畅通达”。此爻以“否极泰来”的规律,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到底,终将迎来转机。
四、卦意启示
1. 辩证看待否泰循环:否卦与泰卦(䷊,地天泰)互为综卦(卦象上下颠倒),体现“泰极否来、否极泰来”的循环规律。《序卦传》言:“泰者通也,物不可以终通,故受之以否”,说明盛衰交替是自然常态,需以动态视角看待困境。
2. 坚守正道的处世智慧:《大象传》曰:“天地不交,否。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”。意为君子在闭塞时期应“收敛锋芒(俭德)、避开灾难(辟难),不以荣华禄位为荣”。这种“隐忍修德”的智慧,是应对逆境的核心。
3. 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:九五爻“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”强调“即使处境好转,仍需警惕危机”。这种忧患意识,能帮助人们在顺境中保持清醒,避免重蹈覆辙。
4. 团结协作的破局策略:初六爻“拔茅茹,以其汇”指出“团结同类”是破解否塞的关键。困境中,个人力量有限,需联合志同道合者,形成合力,方能推动局面转变。
五、实际应用参考
1. 事业:处于逆境(如项目停滞、领导昏庸)时,应坚守正道,避免与小人冲突;团结志同道合的同事,暗中积累资源,等待时机。
2. 感情:若出现沟通不畅(如夫妻冷战),需主动破冰(如定期家庭会议、共同活动),避免矛盾激化。
3. 健康:否卦对应“气滞”(如胸闷、便秘),需通过运动(如太极、八段锦)疏通气血;饮食上多吃萝卜、山楂等行气食物,少食油腻。
4. 财务:“大往小来”提示需谨慎投资(如减少高风险投资),储备现金,等待有利时机(如行业洗牌、政策利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