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神话里的核心战神是八幡神(Hachiman,はちまんしん/やはたのかみ/やわたのかみ),他是日本神话与神道信仰中更具代表性的战神,也是武士阶层的精神象征,其信仰贯穿日本中世至近代的军事文化,至今仍在民间保持着广泛影响力。
一、八幡神的基本身份与起源
八幡神的本质是神佛习合(ShinbutsuShūgō)的产物,融合了神道与佛教的属性:
神道层面:最初是农业与渔业保护神,起源于古代日本农村的村落信仰,被视为“丰收与安宁的守护者”;
皇室关联:被神格化为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(Ōjin Tennō)的化身(或说为其“权现”,即神佛的化身),应神天皇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“文化天皇”,推动了汉字、佛教等大陆文化的传入;
佛教层面:平安时代后,随着神佛融合思想盛行,八幡神被纳入佛教体系,称为“八幡大菩萨”(Hachiman Daibosatsu),被视为阿弥陀如来(Amida Nyorai)的本地垂迹(即佛菩萨为拯救众生而显现的本地形态),负责护持佛法与国土。
二、八幡神作为“战神”的核心演变
八幡神的“战神”属性并非天生,而是通过武士阶层的推崇逐渐强化的:
源氏关联:从钦明天皇时代起,八幡神被视为源氏(Minamoto Clan)的氏神(家族守护神)。源氏作为日本中世的顶级武士家族(如源赖朝创立镰仓幕府),将其军事成功归功于八幡神的“武运庇佑”,使得八幡神从“村落保护神”升级为“武士的守护神”;
镰仓幕府的影响: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(1192年)后,八幡神被正式确立为武家的守护神,幕府将军定期前往八幡神社参拜,祈求军事胜利与政权稳定;
神风特攻队的信仰:太平洋战争末期(1940年代),日本军方将八幡神视为“神风特攻队”(Kamikaze)的精神支柱,许多特攻队员在出征前参拜八幡神社,祈求“神风”再次保护日本(如1274年、1281年蒙古入侵时“神风”摧毁敌舰的传说)。
三、八幡神的主要象征与信仰实践
八幡神的信仰通过符号、神社与仪式深入人心:
核心象征:
鸽子:八幡神的“御使”(使者),象征“和平与神的指引”,传说鸽子能传递神谕,安抚战场上的士兵;
弓箭:象征“远程打击与胜利”,源于八幡神“擅长射箭”的传说(如射杀邪恶妖怪),也是武士“远程作战”的精神象征;
“八幡”之名:意为“八面旗帜”,传说应神天皇出生时,天空中出现了八面神旗,预示其“守护八方”的使命。
著名神社:
宇佐神宫(Usa Hachimangu):位于大分县,是八幡神的“总本社”(总源头),也是日本全国约4万座八幡神社的总坛;
石清水八幡宫(Iwashimizu Hachimangu):位于京都府,是京都地区最重要的八幡神社,历史上曾是天皇参拜的重要场所;
鹤冈八幡宫(Tsurugaoka Hachimangu):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,是镰仓幕府的“守护神社”,见证了源氏家族的兴衰。
重要节日:
八幡神社祭(April 15th):八幡神的“生日祭”,各地神社会举行传统音乐、舞蹈与食物供奉仪式;
儿童节(May 5th):虽为全国性节日,但八幡神被视为“儿童的守护神”,家长会带孩子前往神社祈求健康成长;
收获祭(November 15th):感谢八幡神带来的“农业丰收”,部分地区会举行“神舆 *** ”(神轿巡游)。
四、八幡神的文化意义
八幡神不仅是“战神”,更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:
武士道的核心:八幡神的“忠诚、勇敢、牺牲”精神,成为武士道(Bushidō)的重要内涵,影响了日本中世至近代的军事;
国家保护的象征:从古代“抵御外敌”(如蒙古入侵)到近代“神风特攻”,八幡神被视为“国家的守护者”,承载着日本人对“国家安全”的寄托;
民间信仰的纽带:即使现代日本不再强调“战神”属性,八幡神仍是“家庭守护神”“商业保护神”,许多人会在新年、升学等重要时刻前往神社祈求好运。
八幡神的信仰体现了日本神话“神人合一”的特点——他从“村落保护神”演变为“国家守护神”,从“农业神”融合为“战神”,反映了日本社会从古代农村到中世武士时代的转型,也承载了日本人对“和平与繁荣”的永恒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