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炮、礼香、礼烛是传统订婚/结婚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吉祥物品,其核心作用是 敬神祈福、传递喜庆、表达诚意,具体意义如下:
1. 礼炮:喧闹迎喜,广而告之
礼炮(传统为鞭炮、大炮)是仪式中的“热闹符号”,主要用于告知祖先与亲友喜事来临。例如,在纳采(男方前往女方家下聘)、迎娶等关键环节燃放,既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,也通过声响传递“新人即将成婚”的喜讯,营造喜庆氛围。部分地区虽用红包替代,但礼炮仍是传统流程的重要载体。
2. 礼香:连接祖先,祈求庇佑
礼香(传统为无骨透脚青等专用香)是沟通祖先的媒介。在订婚或结婚仪式前,男方需在家中或女方祖先神案前焚香祭告,表达“将迎娶新人”的告知之意,祈求祖先保佑姻缘美满、婚后生活顺遂。其“袅袅”的形态,象征“心愿直达天听”。
3. 礼烛:光明圆满,双喜临门
礼烛(传统为成对的龙凤喜烛)是光明与圆满的象征。主要用于“上头”(冠礼)仪式,新人端坐祖先神位前,由“好命人”梳理头发、束发戴冠/笄,此时点燃礼烛,寓意“新人从此成人,生活光明顺遂”。龙凤烛的造型更寄托了“夫妻恩爱、龙凤呈祥”的美好祝愿。
这些物品并非单纯的“形式”,而是传统婚姻观念中“敬天法祖、祈福求吉”的体现,承载着对新人的祝福与对婚姻的重视。在现代婚礼中,虽部分习俗简化,但礼炮、礼香、礼烛仍被许多家庭保留,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仪式元素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