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城重阳节风俗有哪些

admin

盐城作为江苏唯一无山的平原城市,虽无自然高山可登,但依托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色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重阳节风俗,涵盖登高、饮食、祈福等多个方面,至今仍延续着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
1. 特色登高:无山可登的“替代式”传统

旧时盐城人虽无山可登,但通过登城门楼、寺塔或避潮墩实现“登高”寓意。避潮墩是古代盐场为防海潮侵袭修建的高台,成为盐城人重阳登高的特色场所。这种变通方式既遵循了“登高避灾”的传统,也适应了平原地理环境,成为盐城重阳的独特记忆。

盐城重阳节风俗有哪些

2. 吃糕(饼):以“糕”代“高”的消灾寓意

盐城重阳节必有吃糕(饼)的习俗,取“糕”与“高”的谐音,象征“登高消灾”。传统重阳糕为糯米粉制成,方形,上面插有五彩小旗,寓意吉祥;旱粮地区则以烙饼替代,称为“重阳饼”。民间流传“吃了重阳糕,过冬不心焦”“重阳吃块饼,过冬不怕冷”的谚语,既表达了对冬季平安的期盼,也成为节日必备美食。

3. 赏菊与茱萸:传统习俗的延续

盐城人延续了“赏菊”“插茱萸”的传统。重阳时节正值菊花盛开,民间会举办赏菊活动,欣赏千姿百态的菊花;人们还会采摘茱萸叶和果实,用红布缝成小袋佩戴在身上,认为茱萸有“辟除恶气、御初寒”的功效,能起到防疫作用。

4. 饮食特色:大纵湖大闸蟹的“重阳味道”

此时正值稻熟蟹肥之际,大纵湖大闸蟹成为重阳节的重要饮食元素。大纵湖大闸蟹以“青背白肚、金爪黄毛、螯足强健、肉鲜味美”著称,遵循“九雌十雄”的传统(农历九月吃雌蟹,十月吃雄蟹),成为盐城人重阳餐桌上的美味,寓意丰收与喜庆。

5. 现代演变:老人节与孝文化融合

自国家将重阳节定为“老人节”后,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。盐城儿女会在重阳节回家看望老人,为老人添置衣物、准备糕点茶食,体现孝道与感恩。古老的登高、吃糕等习俗,也逐渐与现代家庭团聚、敬老爱老的观念结合,让节日更具人情味和文化深度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