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是秋收的关键节点,需集中力量收割成熟的秋收作物,避免因阴雨、降温导致减产或品质下降。主要工作包括:
粮食作物:单季晚稻、中稻陆续进入成熟期,需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收割、翻晒,避免倒伏、霉烂或发芽;玉米、大豆、高粱等作物也需同步收割,确保颗粒归仓。
经济作物:棉花进入采摘后期,要坚持“分收、分晒、分藏、分售”和“快收、快晒、快拣、快售”的“四分四快”原则,提高棉花品质;花生、猕猴桃(徐香、金阳等中熟品种)、葡萄(红地球、阳光玫瑰等)等经济作物需及时采收,采后分级包装、上市或冷藏(如猕猴桃晚熟品种需控水停喷药,葡萄采后施采后肥)。
果蔬类:菱角、荷藕、茭白等水生蔬菜需及时采收;高山四季豆、辣椒、茄子等进入采收尾期,要做好适时采收;低海拔秋季四季豆需加强田间管理,延长采收期。
二、秋种:适时早播,培育壮苗安全越冬
秋分是冬种作物的更佳播种期,需“适时早播”,充分利用冬前热量资源,培育壮苗。主要工作包括:
粮油作物:油菜需精做苗床,9月底前抢播育苗,加强苗床管理(如间苗、追肥、防病虫害);蚕豌豆播前做好种子精选和处理(如晒种、药剂拌种),并做好发芽试验,确保出苗整齐。
蔬菜作物:速生蔬菜(如芹菜、菠菜、蒿菜、茼蒿、香菜、油麦菜、樱桃萝卜、萝卜苗等)陆续播种,以满足国庆节前后市场需求;白菜、萝卜等耐寒蔬菜需做好播种定植,采用“高垄深沟”模式(如辣椒),避免垄面积水影响根系生长;部分地区需做好苗圃整理(如翻地、平整、开沟),为后续育苗做准备。
果树苗木:茶园秋插育苗(比夏插发根快、成活率高),扦插前苗床需充分洒水,插穗深度以叶柄与畦面平齐为宜,插后及时管理;佛手等果树需剪取健康枝条进行扦插育苗(约30天生根、60天发芽)。
三、秋管:强化田间管理,保障作物生长
秋分时节,需加强在田作物的田间管理,促进生长、防治病虫害,为后期产量形成奠定基础。主要工作包括:
粮油作物:晚稻需加强田间管理,插秧后4045天停止晒田,此后保持浅水层至抽穗;齐穗后若叶色褪淡,需根外喷施叶面肥(如磷酸二氢钾)补充养分;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(如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飞虱、钻蛀性螟虫、稻纵卷叶螟等)。
旱地作物:花生、已种蔬菜等需做好松土、除草、施肥和培土,促进根系生长;大雨过后及时排水,避免渍害。
茶园管理:秋茶采摘结束后,需重视基肥施用(如有机肥+速效化肥,亩用量:饼肥200300kg或农家肥15002500kg,配施标氮3040kg、过磷酸钙1015kg、 *** 钾20kg);同时做好除草管理(将杂草结籽部分带出茶园销毁),减少来年杂草危害。
果园管理:果树需做好修剪(如疏除交叉枝、弱枝、病枝)、施肥(以有机肥为主,磷钾肥辅之,促进花芽分化);观叶植物需补充氮肥(辅以微量元素),结果类花卉需均衡肥(避免过量氮肥);佛手需剪除秋梢(保留部分作为来年结果母枝),并进行扦插育苗。
水产养殖:需做好饲料投喂(添加维生素、免疫增强剂,提高鱼类抗病力),控制放养密度,调节水质(用10%过 *** 氢钾片改底,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);密切关注暴雨、台风等极端天气,及时做好防风、防洪措施(如降低池塘水位2030cm,加固塘堤);坚持巡塘,观察鱼类吃食情况,预防车轮虫病、锚头鳋病、细菌性败血病等病害。
四、畜牧与水产:做好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
畜牧:加强饲养管理,增加饲料营养(如添加精料),促进家畜秋膘;做好家畜秋季配种(如牛、羊),提高繁殖率;贮备冬春季节饲草饲料(利用作物秸秆 *** 青贮饲料,贮备量充足);做好秋季疫病防控(如口蹄疫、禽流感等),因气候温差大、病毒活跃,需定期消毒、接种疫苗。
水产:增加投饲量(不投喂变质饲料),在饲料中添加多维、三黄粉、免疫多糖等增强鱼类体质;暴雨、台风前后及时调控水质(如增氧、换水),预防鱼病(如草鱼出血病、罗非鱼链球菌病,需注射疫苗或拌饲投喂氟苯尼考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