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子日是中国传统干支纪日系统中的之一天,由天干(甲、乙、丙……癸)与地支(子、丑、寅……亥)组合而成(甲为天干之首,子为地支之首)。它是60甲子循环的起点,象征时间的开始,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“万事开头”的重要节点,常用于开业、造宅、立基等重大活动的择日,寓意“起始顺利”。
二、甲子日的计算 ***
1. 基础逻辑:干支配对与60周期
天干有10个、地支有12个,按固定顺序两两配对(甲子→乙丑→丙寅……癸亥),形成60个不重复的组合,循环往复。甲子日每隔60天会重复出现一次(如某年1月1日为甲子日,下一次甲子日为3个月后)。
2. 具体步骤:以已知日期为基准推算
获取已知甲子日:通过万年历(推荐阴阳历对照万年历)查询某一年或某一时期的甲子日(如2024年1月1日为甲子日)。
加减60天周期:以已知甲子日为起点,每加60天即为下一个甲子日(例如:2024年1月1日+60天=2024年3月1日,再+60天=2024年5月1日,依此类推)。
注意事项:计算时无需考虑大小月(闰年或平年),因60天必然覆盖完整的月份数量(如2月28天/29天不影响周期)。
3. 辅助技巧:通过立春定位年度甲子日
干支纪日以立春为年度起始点(二十四节气之首,通常在2月3日4日)。从立春当天起,每过60天即为该年的之一个甲子日,后续甲子日按60天间隔依次排列(例如:2025年立春为2月4日,若当日为甲子日,则2025年还有3月6日、4月5日等甲子日)。
4. 快速验证:儒略日简化计算
对于专业需求,可使用儒略日(一种连续计日法,不区分大小月)计算。例如,已知某甲子日的儒略日数值,加60即为下一个甲子日的儒略日,再转换为公历/农历日期(如2023年11月2日儒略日为2460251,加60得2460311,对应2024年1月1日,仍为甲子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