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芒种的日期通过节气计算公式与天文时刻定位结合得出。通用计算公式为:[Y×0.2422 + C]
[Y/4](其中,Y为年份后2位,D=0.2422为常数,L为闰年数=Y/4,21世纪C=5.678)。代入2025年数据:Y=25,计算得[25×0.2422 + 5.678]
。
结合农历转换(2025年农历五月十日),2025年芒种的公历日期为6月5日,农历日期为二零二五年五月初十。
芒种节气简介
1. 基本定位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衔接小满与夏至,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关键节点。
2. 名称含义
“芒种”谐音“忙种”,字面意为“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,过此即失效”——此时大麦、小麦等带芒作物种子已成熟,需及时抢收;晚谷、黍、稷等夏播作物正值播种更佳时期,农事活动进入“夏收、夏种、夏管”的“三夏”大忙 *** 。
3. 物候特征
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:“一候螳螂生”(深秋产的螳螂卵因阴气初生破壳孵化)、“二候鵙始鸣”(喜阴的伯劳鸟开始枝头鸣叫)、“三候反舌无声”(能学其他鸟鸣的反舌鸟因阴气出现停止鸣叫),生动体现了夏季物候的递变。
4. 气候与农事
气候特点: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升高(除青藏高原、黑龙江最北部外均进入夏季),雨量充沛;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(持续至小暑),西南地区多雨且高原冰雹增多,北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干旱。
农事重点:以“三夏”为核心——夏收需抢割抢运小麦,避免连阴雨导致倒伏、烂麦场;夏种要尽早播种夏玉米、夏大豆等作物,确保秋霜前收获;夏管需加强棉花、春玉米等的追肥、除草与病虫害防治(如稻瘟病、迁飞性害虫)。
5. 主要民俗
送花神:芒种日祭祀饯送花神归位,表达对花神的感激,盼望来年再会(《红楼梦》中有详细描写);
安苗:皖南农事习俗,种完水稻后用新麦面蒸发包(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形状,染蔬菜汁上色)作为供品,祈求五谷丰登;
打泥巴仗:贵州侗族传统节日,青年男女边插秧边打闹、互扔泥巴,身上泥巴最多者为“更受欢迎的人”;
煮梅:南方习俗,将青梅加工(煮制)后食用,去除酸涩味,具有净血、整肠、降血脂等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