饺子:是北方立冬更具代表性的传统食物,民间有“立冬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谚语。饺子形似耳朵,寓意“交子之时”(秋冬季节之交),且“好吃不过饺子”的观念深入人心。部分地区如天津河东“老天津卫”聚居地,还有吃倭瓜馅饺子的习俗——倭瓜经夏天存放后糖化,馅料味道独特,蘸醋加烂蒜食用更添风味。
羊肉类菜品:羊肉属温补食材,能有效抵御冬季寒冷。北京、天津等地除了吃饺子,还盛行吃铜锅涮羊肉,这一传统源自清代宫廷,以铜锅炭火、清汤锅底搭配新鲜羊肉片,酱香与肉香融合;台湾的“羊肉炉”“姜母鸭”也是立冬热门选择,街头巷尾人气满满。
南方人立冬传统食物
鸡鸭鱼肉:南方立冬进补以“热补”为主,鸡鸭鱼肉是常见选择。鸡肉甘温入脾胃经,许多家庭会炖麻油鸡、四物鸡(加入当归、川芎等药材),或做萝卜炖羊肉、鲫鱼豆腐汤,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增强体质;浙江桐乡一带还有“立冬吃一鸡,滋补一冬春”的习俗,用稻草捆扎成束烧鸡,认为这样能让人一冬身强力壮。
特色主食:南方部分地区有独特的立冬主食。苏州的“咸肉菜饭”是将咸肉、青菜与米饭同煮,咸香软糯,趁热食用可驱寒;福建漳州的“交冬糍”用糯米蒸熟舂制而成,揉成团后滚上白糖花生粉,口感软糯香甜;广东潮汕的“炣香饭”则以莲子、蘑菇、板栗、虾仁、红萝卜等为原料,煮成香浓的腊味饭。
其他传统食物:福州、潮汕等地有“立冬食蔗齿不痛”的说法,认为立冬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,又能滋补身体;南京则有“一日半根葱,入冬腿带风”的谚语,老南京人立冬会吃生葱,以抵御冬季湿寒;福建闽中地区家家户户会熬制“草根汤”,用多种草根(如山苍子根、盐肤木根等)搭配肉类,具有补肾、健胃、强腰膝的功效;浙江绍兴从立冬开始酿制“冬酿”(黄酒),利用冬季低温延长发酵时间,酒质醇厚,是当地冬季的特色饮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