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大雪节气的准确时间为12月7日(农历十一月二十七),太阳到达黄经255度,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。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,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,降雪可能性较此前增大。
主要民俗活动
1. 腌肉迎新:老南京有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”的俗语。大雪时节,家家户户会将鱼、肉、光禽用盐、花椒、八角、白糖等调料腌制,反复揉搓至肉色变暗、表面渗出液体,再放入缸中用石头压住,半月后取出晾晒。制成的腊肉、咸鱼等咸货不仅是冬季餐桌上的美味,也是过年时招待亲友的特色美食。
2. 观赏封河与冰戏:北方有“小雪封地,大雪封河”的说法。大雪节气,河流完全冻结,形成“千里冰封”的景观。人们可以在冰面上进行滑冰、打雪仗、堆雪人等活动,古时还将此类活动称为“冰戏”。东北地区如哈尔滨还会举办冰雕节,用冰块雕刻成人物、动物、建筑等造型,配合灯光打造美轮美奂的冰雪景观,吸引大量游客。
3. 进补养生:民间素有“冬天进补,开春打虎”的说法。大雪时节,人们会通过饮食调理来提高免疫力、抵御寒冷,常见的进补方式包括吃羊肉(驱寒滋补、益气补虚)、喝红薯粥(健脾益胃、滋阴润肺)、食红枣糕(补脾和胃、益气生津)等。
4. 民间夜作:大雪时节昼短夜长,古时手工作坊、家庭手工会利用夜间时间工作,称为“夜作”。例如糕团、年糕店会连夜 *** 年糕,裁缝铺会熬夜为顾客量体裁衣,药铺则会为准备膏方的人看病开方。夜间工作的人们会吃“夜作饭”(如馒头、包子、红枣桂圆汤等)充饥,这也带动了夜宵生意的繁荣。
5. 少数民族特色节日:鄂温克、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会在大雪前后举行“米特尔节”(鄂伦春语音译),认为这一天是气候变冷的转折点。人们会将种羊归入羊群,宰杀大牲畜贮存冻肉和粮食,做好越冬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