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吾昔节(又称“吾时”“过大年”)
吾昔节是普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意为“过新年”,节期因地域差异在农历腊月初六至次年元月十五日之间,部分地区从腊月二十三开启节庆。节前,人们会砍柴、碾米、磨面、煮苏里玛酒、烤青棵白酒、杀猪宰羊,浆洗被褥、打扫室内外卫生,修整火塘、神台及宗巴拉神(祖先象征),营造洁净喜庆的氛围。
除夕当天,门前、神台及房顶插青松、挂经幡,神龛上摆放苹果、梨子、茶叶、等供品,切开新年猪膘(普米族财富象征)祭锅庄(火塘上方供奉的祖先牌位),家人围坐火塘边吃团圆饭,通宵守岁。大年初一,鸡鸣拂晓时,青年男女争先到溪边或水井“抢水”(称为“买金水”),以先取得净水为吉祥;随后,家长上屋顶用松枝、蒿叶、水酒等祭房头,祈求新年平安。
节日期间,成丁礼是核心仪式之一:年满13岁的男女儿童在火塘旁举行“穿裤子礼”(男孩)或“穿裙子礼”(女孩),象征正式成年,可参与社交活动和劳动生产。仪式由长辈主持,男孩踩猪膘和粮食袋,握刀拿银饰;女孩踩猪膘和粮食袋,拿耳环、串珠等,换上本民族传统服饰,接受亲友祝福。
还有赛马、打靶、打秋千、捉飞鸟等体育活动,以及跳锅庄舞、对歌等文艺活动。节末,部分村寨举行“吃虫头”(布柯笛)仪式:青年将炒熟的谷花与姑娘们的手镯混入簸箕,围坐吃谷花,象征“消灭虫害”,祈愿来年庄稼丰收。
2. 大十五节
大十五节是普米族传统节日,宁蒗普米族于农历腊月十四日举行。节日期间,人们身着新装,带上节日食品(如酥油茶、粑粑、腊肉)上山露营,在山坡上举行篝火晚会,载歌载舞。青年男女通过对歌、跳舞增进交流,同时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机,因此也被视为普米族的“情人节”。
3. 尝新节
尝新节是普米族庆祝丰收的节日,在每年大小春(春播、秋收)收获季节举行。节日期间,人们用新收获的粮食酿酒、煮饭,首先祭祀祖先(将新米饭、酒肉摆在祖先牌位前,念诵祭词,感谢祖先庇佑),然后宴请亲友,共享丰收喜悦。部分地区还会举行打靶、赛马等活动,增添节日氛围。
4. 端阳节
普米族的端阳节在农历四月初五举行,兼具传统节日与“情人节”的双重属性。节日期间,各家各户打开自家酿制的苏里玛酒(普米族传统酒类),赠送给亲朋好友品尝;孩子们穿着盛装到野外采鲜花,插在房里屋外,装扮家园。年轻男女则精心装扮,相聚在山坡或村寨广场,对歌、跳舞,表达爱慕之情,因此被称为普米族的“情人节”。
5. 雪门槛游山节
雪门槛游山节是普米族特有的传统节日,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。“雪门槛”意为“通往雪山的门槛”,节日期间,妇女们上山采药(如黄芪、当归、茯苓等),认为采回的药草能预防疾病、保障身体健康;举行摔跤、射箭、情歌对唱、音乐伴奏等活动,展示普米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和歌舞艺术。夜晚,人们围着篝火,吃着烤肉,喝着酥油茶,讲述民族传说和故事,其乐融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