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气大暑是什么意思?

admin

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、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7月22日至24日之间交节,当太阳到达黄经120°时即为大暑。“暑”意为炎热,“大暑”即“炎热之极”,通常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、气温更高的时段,且常与频繁的雷暴、台风相伴。

气候特征与农事要点

气候以高温酷热、雨热同期为典型特征: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,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高,常见35℃以上高温,局地可达40℃。此时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中伏前后,湿热感显著。

节气大暑是什么意思?

农业进入关键期:南方双季稻区多抓紧“双抢”(抢收早稻、抢插晚稻);华北、东北进入雨季,棉花、大豆等进入需水高峰,需适时灌溉并防范旱涝与病虫害。此期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,但需同步做好抗旱、排涝与防灾管理。

物候现象与民俗

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:一候腐草为萤(萤火虫卵化而出);二候土润溽暑(土壤高温潮湿);三候大雨时行(强对流雨多发)。

民俗多以解暑祛湿为主题,如饮用由中草药熬制的伏茶、烧伏香、晒伏姜;部分地区还有送“大暑船”等活动,寄托祈安丰收之意。

2025年时间

2025年大暑在7月22日(星期二),农历为六月廿八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