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红玉(1102—1135),史书中多称“梁氏”,“红玉”为其去世后野史与话本(如明朝张四维《双烈记》)所取名字,南宋两宋之际著名抗金女英雄,韩世忠之妻。她出身武将世家,祖父与父亲均为宋朝武将,自幼随父兄习武,练就一身过人功夫;后因宋徽宗宣和二年(1120年)方腊起义,祖父与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,家道中落,沦落为京口(今江苏镇江)营妓。
婚姻与命运转折:慧眼识英雄
梁红玉的人生转折始于与韩世忠的相遇。韩世忠是陕西绥德人,身材魁梧、勇猛过人,平定方腊起义时亲手擒获方腊,却因上司辛兴宗抢功陷入低谷。童贯班师回朝时,梁红玉作为营妓侍宴,注意到韩世忠的落寞与不凡,主动与之结交;韩世忠也被梁红玉的不落俗媚、英姿飒爽吸引,两人互生情愫,结为夫妇。
平定苗傅叛乱:初露锋芒
建炎三年(1129年),南宋发生苗傅、刘正彦叛乱,逼迫宋高宗赵构退位,控制朝政。梁红玉当时在临安(今杭州),被叛军扣为人质,但她暗中联系韩世忠,传递情报。宰相朱胜非利用梁红玉与韩世忠的信任,劝说苗傅派梁红玉前往秀州(今浙江嘉兴)劝韩世忠“归顺”。梁红玉假意应允,星夜兼程赶往秀州,与韩世忠会合,随后一同率军平叛。叛乱平定后,宋高宗亲书“忠勇”二字赐给韩世忠,封梁红玉为“护国夫人”,并打破祖制,以功勋赐予女性俸禄,梁红玉成为历史上首位因军功获得俸禄的女性。
黄天荡之战:击鼓退金兵的经典战役
建炎四年(1130年),金军统帅完颜宗弼(金兀术)率十万大军南侵,大肆掳掠江浙后北返。韩世忠时任浙西制置使,率八千水军在镇江截击金军。梁红玉亲临前线,登上中军楼船,冒着箭雨“亲执桴鼓”指挥作战,激励宋军士气。宋军以少胜多,将金军困在黄天荡(今南京东北)死港达48天,金军多次突围未果。后因金军凿通老鹳河故道逃脱,韩世忠撤军。战后,梁红玉并未居功,反而上疏弹劾韩世忠“失机纵敌”,请求朝廷加罪,此举传为美谈,朝廷再加封她为“杨国夫人”。
楚州抗金: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坚守
绍兴五年(1135年),韩世忠任淮东路宣抚处置使,驻军楚州(今江苏淮安)。当时楚州历经战乱,满目疮痍,军民无粮无屋。梁红玉与韩世忠同心协力,率领军民重建家园:她亲自“织薄为屋”(用芦苇编织屋顶),甚至带领军民采蒲茎充饥(淮安“蒲儿菜”又称“抗金菜”,传说源于此);同时招抚流民、通商惠工,使楚州逐渐恢复生机。在他们的经营下,楚州成为抗金前沿重镇,韩世忠驻守十余年,“兵仅三万,而金人不敢犯”。
去世与历史评价:巾帼英名永存
绍兴五年(1135年)八月,梁红玉在楚州抗金前线病逝(一说因战伤去世),朝廷追赠“邠国夫人”。韩世忠与梁红玉合葬于苏州灵岩山。梁红玉的一生充满传奇,她打破“女性不能从军”的传统,以军功封侯,既有“亲执桴鼓”的英勇,又有“上疏劾夫”的明智,更有“与士卒同甘共苦”的仁爱。《杨国夫人传》称赞她“女中丈夫也,靖康、建炎之际,天下安危之机也,天赐忠武,杨国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”;秋瑾曾赋诗赞她“当年红玉真英杰,破虏亲将战鼓挝”,成为后世女 *** 国精神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