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日财源五日求”中的“五日”指农历正月初五,是中国传统民俗中迎财神的核心日子,民间称为“财神圣日”或“破五节”。
1. “五日”的含义:正月初五
诗句中的“五日”并非连续五天,而是特指农历正月初五(春节后的第五天)。这一日期的确定与民间对“五”的崇拜及财神信仰密切相关——古人认为“五”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,寓意“出门五路,皆可得财”,而正月初五恰逢“五”与“路头神诞辰”的关联,故成为迎财神的关键节点。
2. 民俗背景:接财神的“争先”传统
正月初五被视为财神(如赵公明、关羽等)的生日,民间素有“接路头”(即迎财神)的习俗。为求“抢先接到真神”,商家通常会在初四晚上提前举行仪式(称为“抢路头”),备好果品、糕点、牲醴(如全猪、全鸡、全鱼)及香烛,鸣锣击鼓、焚香礼拜,甚至在零点时分打开大门,燃放爆竹,恭迎财神入门。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“财运亨通、生意兴隆”的迫切期盼。
3. 诗句与民俗的呼应
清代苏州诗人蔡云的竹枝词“五日财源五日求,一年心愿一时酬;提防别处迎神早,隔夜匆匆抱路头”,生动描绘了正月初五迎财神的场景——“五日求”对应正月初五,“抱路头”即“迎财神”,反映了当时人们“争早迎神”的心态,也印证了“五日”特指正月初五的民俗共识。
综上,“五日财源五日求”中的“五日”明确指向农历正月初五,是中国传统迎财神的重要日子,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财富的美好向往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