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的具体流程主要分为 结婚登记(法律层面确立婚姻关系)和传统婚礼仪式(民俗层面庆祝结合)两大部分,以下分述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:
一、结婚登记流程(法定必经程序)
结婚登记是婚姻关系合法有效的唯一途径,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:
1. 申请:男女双方需亲自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(或通过“广东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”“粤省事”等平台提前预约)提出申请。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:
内地居民:本人有效的户口簿(集体户口需提供首页复印件及本人页原件,加盖保管单位公章)、居民身份证(过期或遗失可凭有效临时身份证办理);
现役军人:本人有效的件、居民身份证及所在单位团级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《军人婚姻登记证明》;
照片:3张2寸(宽5.3cm×高3.5cm)双方近期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(近6个月内拍摄,正面像、不戴有色眼镜/婚纱/头饰,头部占2/3,同一底版)。
2. 初审与受理:婚姻登记员对提交的证件、材料进行初审,确认符合受理条件的,要求双方当事人各填写一份《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》(需在登记员面前签名或按指纹);不符合条件的,告知需补正的材料或不予受理的理由。
3. 审查与登记:婚姻登记员对声明书及材料进行详细审查(包括年龄、血亲关系、婚姻状况等),符合条件的,当场予以登记,颁发《结婚证》;不符合条件的,出具《不予办理结婚登记通知单》。
二、传统婚礼仪式流程(民俗参考)
传统婚礼仪式因地域、家族习俗差异有所不同,但常见步骤如下:
1. 订婚:双方家长及亲友见面,商定婚期、彩礼(如现金、首饰)、嫁妆等事宜。部分地区有“过大礼”环节,男方将彩礼送至女方家,女方回礼(如茶叶、点心)。
2. 迎亲:结婚当日,新郎带领迎亲队伍(伴郎、亲友)前往女方家。需完成以下环节:
敲门与堵门:新郎敲门,新娘亲友故意阻拦(如要求唱歌、发红包),直至“开门”;
敬茶:新郎向女方父母敬茶,改口称“爸妈”,父母给改口费;
搬嫁妆:迎亲队伍将女方准备的嫁妆(如家电、衣物)搬至车上,前往男方家。
3. 婚礼仪式:
拜堂:新人到男方家或酒店举行拜堂仪式,依次拜天地、拜高堂(父母)、夫妻对拜;
敬酒:新人向双方父母、亲友敬酒,表达感谢;
交杯酒:新人共饮交杯酒,象征夫妻同甘共苦。
4. 回门:婚后第三天,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(俗称“回门”),需在日落前赶回夫家(部分地区忌留宿)。回门时,新人需带礼物(如烟酒、水果)孝敬女方父母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 登记注意事项:
需提前确认婚姻登记机关的管辖权(如一方户籍不在本地,需提供居住证);
户口簿与身份证信息不一致的,需先到户籍管理部门更正;
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,应在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,否则另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婚姻(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)。
2. 婚礼注意事项:
避开农历六月、三月、七月(传统认为不吉利);
迎亲途中遇其他迎娶车队,需互放鞭炮或交换花朵化解“喜冲喜”;
新娘进男方家门时,需跨过门槛,避免踩到新郎鞋子;
婚礼当天,新人礼服应全新,避免有口袋(忌带走娘家财运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