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邪兽(又称“貔貅”“天禄”“辟邪”)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核心的瑞兽与辟邪象征,其寓意围绕“守护”与“吉祥”展开:
1. 辟邪祛凶,镇宅护家:传说辟邪形似狮,有角、有翼,是天庭的“巡视官”,负责监控妖魔鬼怪、瘟疫疾病,能阻挡邪恶力量侵入家庭或墓地,是民间与墓葬中常见的“守护神”。古代文献(如《急就篇》)提到“射鬾辟邪除群凶”,汉代墓葬中也常见辟邪石雕,用于守护墓主灵魂安宁。
2. 招财聚宝,只进不出:辟邪兽有“嘴大无肛”的特征,象征“吞万物而不泄”,民间认为其能招揽四方财气并留存,尤其适合经商者摆放,寓意“招财进宝”“守财聚富”。貔貅也因此被视为“偏财之神”,受到生意人与投资者的青睐。
3. 权威与力量的象征:辟邪兽威武凶猛的形象,体现了古人对“力量”的崇拜,古代军旗、印纽等物品上常刻有辟邪图案,象征军队的勇猛与统治者的权威。
4. 祥瑞与幸福的寓意:作为“五大瑞兽”(龙、凤、龟、麒麟、貔貅)之一,辟邪兽承载着古人对“平安、吉祥”的追求,其形象广泛应用于织物、饰品、建筑等,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二、中国古代八大辟邪神兽
“八大辟邪神兽”通常指具有辟邪、守护功能的神话神兽,涵盖瑞兽与神兽两类,具体如下:
1. 貔貅(辟邪):龙头、马身、麟脚,有角有翼,是“招财辟邪”的核心象征,分为独角(天禄,主送福)与两角(辟邪,主镇宅)两种造型,广泛用于民间雕刻、佩戴与墓葬守护。
2. 麒麟:“五灵”之首,麋身、马足、牛尾、黄毛、圆蹄,角端有肉,性情温和,象征“仁慈”“祥瑞”,传说“盛世出麒麟”,有“麒麟送子”之说,用于祈求子嗣与太平。
3. 獬豸:似麒麟,青毛独角,怒目圆睁,能辨是非曲直、识善恶忠奸,是“正义”的象征,古代司法官员常以獬豸为冠饰,象征“公正执法”,用于镇邪与驱恶。
4. 睚眦:豺身龙首,性格刚烈、好勇擅斗,嘴衔宝剑、怒目而视,是“克杀邪恶”的化身,常作为武器(如刀剑)的装饰,象征“勇猛”“镇邪”。
5. 白虎:“四象”(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)之一,代表西方与秋季,象征“辟邪”“禳灾”“勇猛”,古代墓葬中常见白虎石雕,用于守护墓主不受邪恶侵犯。
6. 玄武:龟蛇组合,象征“长寿”“不死”“辟邪”,是“北方之神”,民间认为其能调节阴阳平衡,用于镇宅与保护家人健康。
7. 镇墓兽:古代墓葬专用神兽,造型怪诞(似人非人、似兽非兽),有兽面、人面、鹿角等特征,最早见于战国楚墓,流行于魏晋至隋唐,功能是“震慑鬼怪、保护死者灵魂”。
8. 甪端:狮身、龙背、熊爪、鱼鳞、牛尾,足下踏蛇,头有一犀角,是“学霸”神兽,精通四方语言、知晓远方之事,象征“国泰民安”“吉祥如意”,古代帝王用其象征“明君圣主在位”。